如何寫時評之時評的功能和特點
[導讀] 最近,就時評的一些問題,和一些時評人、編輯交流的比較多。關于時評如何走得更遠這個問題,需要進行總結、進行思考,做一些有益的探討 ...
最近,就時評的一些問題,和一些時評人、編輯交流的比較多。關于時評如何走得更遠這個問題,需要進行總結、進行思考,做一些有益的探討,以此文拋磚引玉。
時評,被稱為“言論”、“聲音”、“觀點”,不一而足。根據時評的表現形式和內容,基本是一家之言,說的是個人看法,因此我更傾向于稱其“觀點”。對于時評的功能,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四個字“激濁揚清”,而時評本身則具有社會性、針對性、獨特性、建設性、時效性等五個特點。
由于時評素材的社會代表性,決定了時評解剖“麻雀”的效果,能做到管中窺豹,具有較強的傳播性、滲透性。在時評素材上,如果選擇的話題不具有代表性,屬于十年出不一個的個別現象,就失去了時評的意義,很難引起媒體和民眾關注。
在時評寫作過程中,針對性不強,說服力就弱,就無法達到時評的目的。前幾日,某電視臺記者地域歧視被曝光后,我沒有就事論事地談記者如何不對,而結合中宣部五部門搞的“走轉改”活動,指出記者思想上的不端正,無法落實“走轉改”,恰好證明“走轉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時評發(fā)出了,起到了有效監(jiān)督的作用。
獨特性是時評吸引眼球的基礎,就事論事往往讓時評流于平淡。2011年,陜西村鎮(zhèn)干部涉奸幼女案件被披露后,眾多時評人圍繞“強奸”還是“賣淫”糾結,陷入了法律本身就是一個有爭議的命題中,無法發(fā)揮時評的功能。但也有時評人跳出這個圈子,指出陜西村鎮(zhèn)干部涉奸幼女案件,恰好證明“嫌嫖宿幼女罪”應當廢止,言外之意溢于言表,讓讀者眼前一亮。
寫時評就是輸入出觀點,批評和贊揚的觀點被社會和民眾認可,進而推進社會進步,這一點就是時評的建設性。一篇時評僅僅是就事論事、大發(fā)牢騷,而沒有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觀點,充其量也就是一篇記敘文,而不是評論。指出問題固然可貴,提出有效合理的解決辦法更見高明。
時效性是時評的一個根本性特點。大多優(yōu)秀時評都是在新聞發(fā)布后,一兩個小時內就見諸媒體,更有一些編輯記者寫的時評,緊跟新聞,同時發(fā)布。及時性的特點,要求時評人對新聞的政策性、社會性有個好的總體把握,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評論。而那些兩三天,甚至更長時間后的時評,已經借鑒了別人觀點,基本不是時評,大抵可劃分到雜談一類。時效的要求,也會讓評論者根本來不及深入思考,偏激性確實需要評論者警惕。
作為時評人,見識、學養(yǎng)、筆力,缺一不可。只有站在“激濁揚清”的高度,再緊密結合時評的五個特點,才能更好的把握時評寫作中的尺度,才能在時評的道路上走得更遠。那種見不得別人的好,不能看到好現象的時評人,也不是一個合格的時評人。
作者:張洪泉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時評,被稱為“言論”、“聲音”、“觀點”,不一而足。根據時評的表現形式和內容,基本是一家之言,說的是個人看法,因此我更傾向于稱其“觀點”。對于時評的功能,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四個字“激濁揚清”,而時評本身則具有社會性、針對性、獨特性、建設性、時效性等五個特點。
由于時評素材的社會代表性,決定了時評解剖“麻雀”的效果,能做到管中窺豹,具有較強的傳播性、滲透性。在時評素材上,如果選擇的話題不具有代表性,屬于十年出不一個的個別現象,就失去了時評的意義,很難引起媒體和民眾關注。
在時評寫作過程中,針對性不強,說服力就弱,就無法達到時評的目的。前幾日,某電視臺記者地域歧視被曝光后,我沒有就事論事地談記者如何不對,而結合中宣部五部門搞的“走轉改”活動,指出記者思想上的不端正,無法落實“走轉改”,恰好證明“走轉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時評發(fā)出了,起到了有效監(jiān)督的作用。
獨特性是時評吸引眼球的基礎,就事論事往往讓時評流于平淡。2011年,陜西村鎮(zhèn)干部涉奸幼女案件被披露后,眾多時評人圍繞“強奸”還是“賣淫”糾結,陷入了法律本身就是一個有爭議的命題中,無法發(fā)揮時評的功能。但也有時評人跳出這個圈子,指出陜西村鎮(zhèn)干部涉奸幼女案件,恰好證明“嫌嫖宿幼女罪”應當廢止,言外之意溢于言表,讓讀者眼前一亮。
寫時評就是輸入出觀點,批評和贊揚的觀點被社會和民眾認可,進而推進社會進步,這一點就是時評的建設性。一篇時評僅僅是就事論事、大發(fā)牢騷,而沒有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觀點,充其量也就是一篇記敘文,而不是評論。指出問題固然可貴,提出有效合理的解決辦法更見高明。
時效性是時評的一個根本性特點。大多優(yōu)秀時評都是在新聞發(fā)布后,一兩個小時內就見諸媒體,更有一些編輯記者寫的時評,緊跟新聞,同時發(fā)布。及時性的特點,要求時評人對新聞的政策性、社會性有個好的總體把握,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評論。而那些兩三天,甚至更長時間后的時評,已經借鑒了別人觀點,基本不是時評,大抵可劃分到雜談一類。時效的要求,也會讓評論者根本來不及深入思考,偏激性確實需要評論者警惕。
作為時評人,見識、學養(yǎng)、筆力,缺一不可。只有站在“激濁揚清”的高度,再緊密結合時評的五個特點,才能更好的把握時評寫作中的尺度,才能在時評的道路上走得更遠。那種見不得別人的好,不能看到好現象的時評人,也不是一個合格的時評人。
作者:張洪泉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相關新聞:
·驚蟄:新聞時評成為輿論監(jiān)督利器的冷思考 (2012-04-20)
·時評界網站投稿提示地址郵箱 (2012-09-14)
·張洪泉:如何寫時評之引用和抄襲 (2012-10-22)
·張洪泉:如何寫時評之新聞源的選取 (2012-10-24)
·時評界手機版正式上線 (2012-12-19)
·程奎星:漫談新聞評論寫作改文風 (2013-01-27)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從“襯衫換飛機”,到“高鐵換大米” (2013-10-19)
·高連奎:為富人說話的學者錯在哪里? (2013-10-16)
·高連奎:經濟學定義考 (2013-10-13)
·高連奎:中國夢,一個世界強國的復興 (2013-09-28)
·高連奎:簡單化與極端化更危險 (2013-09-26)
·高連奎著作經典語錄100條 (2013-09-20)
·高連奎:為富人說話的學者錯在哪里? (2013-10-16)
·高連奎:經濟學定義考 (2013-10-13)
·高連奎:中國夢,一個世界強國的復興 (2013-09-28)
·高連奎:簡單化與極端化更危險 (2013-09-26)
·高連奎著作經典語錄100條 (2013-09-20)
·
藍羽:官員偷紀委書記錢,精神道德誰來評論?
喬志峰:官微應該有“官樣”
郭元鵬:小小豬蹄店是如何攀上政府高枝的?
汪憂草:數學“滾出高考”背后的不滿與期許
朱波:安徽文明上網“四字歌”呼喚網絡道德
郭元鵬:“關我X事”絕不能當鳥事
喬志峰:豬蹄干部,出來走兩步
李云勇:特殊職位無人報 激勵要上檔次
毛承之:為何艱苦邊遠地區(qū)職位一再無人報考?
馬少猛:“豬蹄店拉條幅討餐費”折射出了啥?
喬志峰:官微應該有“官樣”
郭元鵬:小小豬蹄店是如何攀上政府高枝的?
汪憂草:數學“滾出高考”背后的不滿與期許
朱波:安徽文明上網“四字歌”呼喚網絡道德
郭元鵬:“關我X事”絕不能當鳥事
喬志峰:豬蹄干部,出來走兩步
李云勇:特殊職位無人報 激勵要上檔次
毛承之:為何艱苦邊遠地區(qū)職位一再無人報考?
馬少猛:“豬蹄店拉條幅討餐費”折射出了啥?
圖評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