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波:年輕干部要認真踐行愛國主義精神
作者:李永波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面對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zhàn),年輕干部要繼承和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用實際行動自覺踐行愛國主義精神。
情系家國,凝聚愛國“向心力”。
愛國主義作為國家的靈魂和精神力量,不僅凝聚了國家的向心力,更是年輕干部成長進步的基石。年輕人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廣大年輕干部要堅守初心使命,時刻保持對國家的忠誠與熱愛,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到群眾中去、體察民情,切實做好為民排憂解難。
矢志前行,堅定愛國“指向靶”。
百余年來,一代又一代有識之士堅定信念、頑強奮斗,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貢獻力量。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新時代年輕干部應當從前輩的英勇事跡中汲取力量,肩負起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大任,在日常工作中多干一點、少抱怨一點,鉆一行、精一行,在關鍵時候頂?shù)蒙?、靠得住?/p>
勇挑重擔,走好愛國“踐行路”。
愛國主義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小我”融入“大我”,把個人的理想同祖國的未來、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無論是鄉(xiāng)村振興,還是社區(qū)發(fā)展的前沿陣地,都應是年輕干部施展才華、奉獻價值的舞臺。“愛國愛民”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融進去,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夸獎。廣大年輕干部應以實際行動踐行愛國主義精神的內涵。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徐蕾:織牢校園安全網(wǎng),護航學子健康成長
王海燕:長效宣傳助安全 東昌府隊守平安
楊匯瑜:“傳幫帶”讓年輕黨員干部沐浴智慧之
武艷君:躬身力行推動敬老之風融入日常
王毓:上好基層一線“三堂課”
陳鏡伊:練就干事鐵肩膀 挑起基層硬擔子
龍晨悅:以權力監(jiān)督為前提,追求“德行之美”
維揚書生:對飆車“炸街”,法律須長出“牙齒
武艷君:期待這樣的“錯誤”能更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