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民生 > 列表

勿讓“感恩教育”變了味兒

2017-05-28 11:51:05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無論中西方教育理念,都倡導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學會對生活和周圍的人懷有感恩之心。無可厚非,人應該懷有感恩之心,但是如果打著“感恩...
 

  作者:梅傲雪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一段朔州市實驗小學的學生們集體痛哭的視頻在網上熱傳。校長趙志杰表示,此舉是為了幫助學生學會感恩,屬于學校個體行為。不少網友在看過視頻后表示,這種行為的背后,是一種營銷套路。從培養(yǎng)“弟子”講師到組織各種特訓營,打造在線APP進行直播,帶著教育專家頭銜的歐陽維建,商業(yè)運作所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而他本人的一場2個小時的講座,收費為5萬元。(5月26日《新京報》)

  無論中西方教育理念,都倡導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學會對生活和周圍的人懷有感恩之心。無可厚非,人應該懷有感恩之心,但是如果打著“感恩教育”的旗號搞套路,利用父母的良苦用心和孩子的天真賺錢,那么這種行為真的特別應該被鄙視。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應該警惕這種類似傳銷的所謂感恩教育的騙錢模式。

  警惕感恩教育變成營銷套路。俗話說“烏鴉反哺,羊羔跪乳”,感恩之心是每個人應有的本性。正確的教育應該讓孩子自己從內心生發(fā)感恩,理解父母親,感恩生活的賜予。而這種營銷套路很明顯,利用特定的模式、手段和平臺,用專業(yè)的商業(yè)運作牟取暴利。用特定的商業(yè)運作方式,加上對父母和孩子的心理研究,找?guī)讉€演技好的“演員”,戳中人們的淚點,憑著一兩個小時的講座能讓孩子們感受到“感恩”的實質么?無疑答案是否定的。

  感恩沒錯,勿讓孩子心存負罪感。人生而平等,筆者認為孩子對家長心存感恩是正確的,但是一味的通過所謂的“感恩教育”講座給孩子們灌輸“你們欠父母的太多了”的理念卻有點兒太過夸張,也有悖于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作為一個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的人,都深有感觸,我們是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的,父母辛苦養(yǎng)育孩子,可是也在這種養(yǎng)育的過程中體驗了天倫之樂,豐富了人生經歷。而一味的教育孩子“你們虧欠父母太多”這也不是父母真正想看到的,至少筆者是這樣認為,與其叫一個孩子背負不必要的負罪感不如讓他快樂健康陽光的成長。

  感恩教育沒錯,但是父母、家庭、學校應該警惕,別讓這種正常的教育變了味,別讓孩子和自己變成了一些人謀利的工具,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更多

熱門關鍵詞:味兒 感恩 教育 梅傲雪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