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金福:給3歲幼兒布置十字繡作業(yè)是一道跑題作業(yè)
作者:葉金福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近日,溫州一所幼兒園給不滿3歲的孩子布置了一道十字繡作業(yè),引發(fā)了廣泛關注和熱議。這一事件不僅讓家長直呼“壓力山大”,更引發(fā)了社會對于親子作業(yè)合理性和科學性的深刻反思。(10月12日《南方都市報》)
眾所周知,十字繡是一種手工制作工藝,不僅工藝復雜,而且難度也極大。對于大人來說,要想完成一幅十字繡,既需要一定的耐心,更需要一定的工藝??梢?,完成一幅十字繡并非一件易事。
但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溫州的這所幼兒園竟然給不滿3歲的幼兒布置了一道十字繡作業(yè),這顯然是一道“跑題作業(yè)”。怪不得此作業(yè)一出,立即引發(fā)家長的廣泛熱議,也讓家長直呼“壓力山大”。
按說,幼兒園給孩子布置一些動手作業(yè),既能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又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這無疑是一件好事。但問題是,給幼兒布置動手作業(yè)的前提是,孩子能夠獨立完成,或在家長的指導下能夠順利完成,這樣的動手作業(yè)才是最有效的作業(yè)。
但給3歲幼兒布置十字繡作業(yè),這顯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獨立完成的作業(yè),或在家長指導下都能順利完成的作業(yè)。不要說孩子肯定不能獨立完成,就是絕大部分家長也不能獨立完成。可以說,給3歲幼兒布置十字繡作業(yè),無疑是一道“跑題作業(yè)”。
近年來,一些幼兒園,包括小學,往往都會給孩子布置一些動手作業(yè),其用意不言自明,值得肯定,也值得提倡。
按說,老師給孩子布置的動手作業(yè)應該由孩子個人獨立完成。但在實際生活中,一些老師布置的動手作業(yè)竟成了“家長作業(yè)”。不是嗎?有的老師給孩子布置手工制作作業(yè),結果孩子做不了,只好“逼”著家長代為制作。有的老師給孩子布置制作PPT作業(yè),結果孩子做不來,只好“逼”著家長一起幫忙完成……加之,一些孩子由于害怕沒有完成作業(yè)而被老師“批”,結果在家長面前不是哭就是鬧,家長扭不過孩子,而不得不“代勞”做作業(yè)。據了解,在眾多的動手作業(yè)中,類似由家長“代勞”的現象比比皆是,“動手作業(yè)”儼然成了“家長作業(yè)”。
筆者以為,老師給孩子布置動手作業(yè),必須以“量力”為前提。就拿手工制作作業(yè)來說,老師在布置之前應預測一下,孩子能否獨立完成?難度大不大?是否符合孩子的動手能力范疇?如果經過預測,孩子是能夠獨立完成的,且能鍛煉孩子動手能力的,那這樣的作業(yè)就可以放心地布置下去。相反,如果經過預測,絕大部分孩子是不能獨立完成的,那這樣的作業(yè)還是不要布置為好。否則,這樣的動手作業(yè)極有可能異化為“家長作業(yè)”,反而給家長增添過重的負擔。
其實,早在2019年7月,教育部就專門下發(fā)通知,明確規(guī)定教師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yè)。此舉,無疑是對老師布置作業(yè)的一種定位,更是一種提醒和糾偏。
別讓“動手作業(yè)”淪為“跑題作業(yè)”。筆者衷心希望我們的老師在給孩子布置動手作業(yè)之時,不妨先問問自己:這份“動手作業(yè)”適合孩子嗎?這份“動手作業(yè)”會不會成為“跑題作業(yè)”?會不會因孩子完不成而成為“家長作業(yè)”?筆者相信,只要老師做個有心人,在布置“動手作業(yè)”之前多些這樣的捫心自問,那么就一定能避免類似“給3歲幼兒布置十字繡作業(yè)”這樣的跑題做法,從而讓動手作業(yè)真正成為培養(yǎng)孩子動手能力和提高孩子專注力的一道好作業(yè)。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陳鏡伊:練就干事鐵肩膀 挑起基層硬擔子
龍晨悅:以權力監(jiān)督為前提,追求“德行之美”
維揚書生:對飆車“炸街”,法律須長出“牙齒
武艷君:期待這樣的“錯誤”能更多些
王佳祺:讓“側臥式”干部挺直“腰桿子”
維揚書生:開“斗氣”車獲刑是一堂普法課
髙昊丹:致敬大國脊梁,汲取奮進力量
王海燕:網紅直播帶貨人設崩塌引發(fā)的思考
國慶獻禮丨書寫為民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