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風:不是每一種“露臉”都是長臉的
作者:知風 稿源:時評界 編輯:時小川
近日有網友發(fā)圖:兩個女孩蹲地鐵站里,配文稱:“可能我老了,很多事情比較保守,但我就是不明白,為何現在那么多女孩子不懂得教養(yǎng)?等個地鐵就可以隨隨便便蹲著,難看不難看?誰教他們的?這是什么生活習慣?”引發(fā)熱議。有網友贊同女孩地鐵里蹲著沒教養(yǎng),稱再累也不蹲,有網友稱該體諒。你怎么看?(2月27日《華西都市報》)
要我看,“看點”不在蹲著等地鐵的兩面女孩,而是煞有其事發(fā)這篇圖文的“老人”。無論等車還是等人,抑或走得累了,隨隨便便蹲一會是很正常的。除了上大號,還有一本正經蹲著的?這種常見的正常行為怎么還與“家教”扯上了關系?或許,在這位“老人”接受家教時,還沒有隨隨便便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圖文的無線網絡,所以在TA的家教里,還沒有如何在公共空間發(fā)表議論的規(guī)矩。但是,一個有家教的人,起碼應懂得無端議論別人的行為,也不是什么上等的人品。
自稱“可能我老了,很多事情比較保守”,恰恰相反,您正在趕時髦呢,可能以為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露臉”,是一件新鮮而時尚的事兒。因此有事沒事露個臉,體現一下存在感。殊不知,不是每一種“露臉”都是長臉的。
有人說網絡空間是虛擬的。但筆者根據幾年來的體驗,發(fā)現在網絡群體中,有時比在現實社會中還能看穿一個人。特別是當交流必須以文字形式時,一個人的文化底蘊,思維邏輯,甚至是非觀和價值觀,都會暴露出來。特別是有些還喜歡長篇大論的,更是把一個人的思想和見識,個性和人品表現的淋漓盡致。
當然,覺得蹲著等地鐵的女孩不懂得教養(yǎng)的“老人”,還沒有達到這種檔次,但迫不及待想擠上公共平臺,急于露個臉的心態(tài)已昭然若揭。對這種追趕時代潮流的熱情是無可厚非的。然而,該怎么“露臉”就涉及到一個人的素質了。就因為看到了兩個女孩蹲著等地鐵,就引伸出“為何現在那么多女孩子不懂得教養(yǎng)”的社會話題,其中存在什么邏輯上的因果?而把一種沒有過錯的私人行為曝光到社交媒體上,制造出一個可能給當事人帶來傷害的話題,嚴格地說已經不是沒有家教,而是缺乏相關的法律常識了。
其實,在網絡時代類似的人也不少。特別是有些自稱“評論人士”,也即寫篇評論也會被網站刊登的,就是把在網絡上發(fā)表言論,當成了“露臉”的機會。既不是自己的真實觀點,也不考慮必然附帶的社會責任,而是一味地揣摩所謂的“熱點”,不惜曲意迎合以“求上稿”。由于言不由衷,可能還因為不具備基本的文字表達能力,于是不知所云、自相矛盾、漏洞百出。我一直在有些QQ群里提示,別把在網絡上發(fā)表言論當做自說自話,不知有多少明眼人看著呢。也許當面給你提意見還算是朋友,就怕更多的人早已笑掉了大牙,或者吐了一地。
別以為堆砌正確的廢話沒有風險,但這已經與您的初衷相悖。您是要“露臉”的,是為了揚名的,但當把自己的無知,以一臉無畏的表情公諸于眾時,在有起碼辨識能力的人眼里,就會變得一文不值。如果本來想通過“露臉”揚名的,反而把自己的無知和虛偽,淺薄和幼稚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那么,就按這些人自己的價值觀來衡量,也是適得其反、得不償失的。因此,在公共社交媒體上,不是每一種“露臉”都是長臉的,除非甘愿不要臉。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孫偉:女城管巡街,比“美貌”不如看療效
李云勇:開學發(fā)紅包 絕非游戲題
托舉孕妻和侄女的丈夫是中國好男人
【建言】讓假新聞制造者付出代價
王傳言:“天價救護車”的病不能止于“急救”
周晨希:官員赴宴后死亡,酒的錯?
醉江南:“開學第一課”端出“文化道德餐”好
周軍:拿反的話筒不足以佐證薩頂頂在假唱
李忠卿:“三好學生”石像何以遭到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