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雜談隨筆 > 列表

洪沅:下達工作任務豈能一律“APP化”

2018-11-28 15:52:05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超越了度的限量,智能軟件就反倒變成了一種負擔。APP的興起,確實一度讓群眾辦事變得方便快捷了許多,甚至不用跑腿就能在手機上或者電腦上把事情給辦了。但凡事皆有個度,超越了這...
  作者:洪沅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益進步,催生了計算機、手機的智能客戶端,也即“APP”,很多學習和工作任務以及生活需求都可以通過APP完成。
  然而,“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APP完成簽到”“每天工作結束后還要將當天的工作日志編輯成電子文本的形式上傳至APP”“現在上面安排工作都是通過APP,我們這些村干部文化不足根本就操作不來”有些基層干部這樣反應著。
  超越了度的限量,智能軟件就反倒變成了一種負擔。APP的興起,確實一度讓群眾辦事變得方便快捷了許多,甚至不用跑腿就能在手機上或者電腦上把事情給辦了。但凡事皆有個度,超越了這個標準就有可能朝相反的方向發(fā)展。APP應該成為架起群眾辦事到機關干部處理政務之間的橋梁,而不應該成為極個別部門和極個別領導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背離了科技發(fā)展的初衷,讓基層干部背上不必要的包袱,平添了工作量。
  APP的推廣不能一刀切,應該因人、因地制宜。村委會是最基層的群眾自治組織,相對而言,村干部的總體文化程度不高、平均年齡偏大,對于一些簡單的電腦操作或許可以完成,但是過于復雜的手機APP操作對他們而言就有難度了。有些地方,極個別領導一時興起,退出來“APP辦公系統”,讓所有的干部均通過APP領取工作任務,反饋工作成效,這樣一來,難倒不少基層干部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
  脫離工作實際的“一刀切”式的做法,是面子工程、不科學政績觀的體現,是缺少實際意義徒增工作的不可取的做法。

更多

熱門關鍵詞:任務 工作 APP 洪沅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