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發(fā):“1元婚禮紅包”屬個案,不宜去效仿
作者:丁家發(fā)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這個國慶假期,微信朋友圈里最多的就是曬婚禮了。按說這結婚是大喜事,可個個提起來都是怨念重重,感嘆這哪是過節(jié),分明是過“劫”!但也有例外,廣西來賓一家公司的職工棟哥,這個假期趕了三個場子,但禮金支出僅為3塊錢!棟哥名揚八方,不管是同事同學還是老鄉(xiāng)親戚,甚至是上司結婚,他只包一塊錢的紅包!被稱之為“一元帝”。(10月16日《來賓日報》)
參加三場婚禮,每場的婚禮紅包僅為1元硬幣,被稱之為“一元帝”。廣西來賓棟哥如此“吝嗇”,可以說是對當前越來越高婚禮紅包世俗的公然挑戰(zhàn),其行為如堂吉訶德大戰(zhàn)風車般讓人難以理解,盡管這挑戰(zhàn)世俗的精神值得肯定,但只能是個案,其他人不宜去效仿。畢竟結婚是一件大喜事,“1元婚禮紅包”或許會讓婚禮大煞風景,不僅使一對新人感到難堪,當事人也可能成為婚禮現場最不受歡迎的人。
新人結婚舉行婚禮,大都想有一個隆重的儀式,圖個熱熱鬧鬧。參加婚禮的親朋好友按慣例都要給新人包紅包,各地在一段時期內都有約定俗成的大致婚禮紅包標準。但一部分地區(qū)日益高漲的“婚禮紅包”,讓不少囊中羞澀的工薪階層叫苦不迭。廣西來賓棟哥敢于沖破世俗觀念,其精神不可否認,但其到婚禮現場支付1元硬幣禮金的做法,卻值得商榷。一方面,“1元婚禮紅包”會讓人感覺是在攪局,有炒作的嫌疑;另一方面,如果不是事前和一對新人溝通并征得同意,“1元紅包”在婚禮上出現,一定會令新人難堪,或許被認為是對他們的侮辱行為,當事人不僅不受歡迎,甚至還會被“趕出”婚禮現場。
其實,“1元婚禮紅包”多多少少都有自我炒作的嫌疑,如果不想出一份不菲的“婚禮紅包”,完全可以找個借口不去參加婚禮,何必拿出1元硬幣的禮金,讓雙方都感到難堪和尷尬呢?再說,“一元帝”的名聲出去后,誰還敢再邀請他去參加婚禮?其就可能被親朋好友逐漸“孤立”起來。而參加上司的婚禮,他也拿出“1元婚禮紅包”,恐怕今后“穿小鞋”的機會就多了。如果不是炒作,而確實是“吝嗇”,不花錢還想去參加婚禮蹭吃酒席,那么,他也許就像堂吉訶德那樣不受人待見,會處處碰壁,在目前世俗不認可的語境下,其人生的道路會越走越窄。
因此,“1元婚禮紅包”不宜效仿。而婚禮紅包也要量入而出,千萬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否則,最終沒錢時靠“吃土”為生只能是自作自受。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趙丹玉:高中的“吃苦教育”讓學生更能得甜
孫阿玲:懸崖邊跳躍拍照 有了刺激丟了性命
符蓉蓉:畢業(yè)生購房打八折 “拴心留人”靠什
“作文揭媽短”笑點背后是“行勝于言”
許昭慧:蘇寧“校招歧視”欠學生的是公平而非
李忠卿:為何人沒了藥卻還在路上?
癡情不是你的錯,警惕性太低就不對了
曾德鳳:拿教養(yǎng)打壓自己
大學生被騙不能吃一塹才長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