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卿:教授犯不著為試題太難向學生致歉
作者:李忠卿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聽說我的試題嚇到了你們?閱卷的時候,我意識到,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近日,南京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傅元峰寫給班上同學的一封信流傳開來。期末考試結束后,傅元峰老師聽說班上有一些同學認為期末考試出題太難,甚至在微博上抱怨,于是寫了一封公開信作解釋。(7月12日《華商報》)
進入大學深造讀書,是學子們夢寐以求的愿望,更是寄托了很多家長的牽掛,為了孩子將來學有所成,孩子送到大學之后,幾乎要啥給啥,哪怕不吃不喝也要省出錢來提供給孩子上學。
據(jù)我所知,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抱著混日子的心態(tài)讀書,只要進入大學門,拿到了畢業(yè)證書就算大功告成,于是舉凡考試都帶著過關的想法,總是祈求老師出題時手下留情,盡可能讓大家過關。
然而,就有人不按套路出牌,南京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傅元峰出的期末試題,將很多學生考倒了、考砸了,于是紛紛吐槽甚至訴苦抱怨,這樣的過度反應我以為很正常,如果出那些諸如“1加2等于幾”之類的低級腦殘試題,恐怕就不是傅教授的個性了。
我很欣賞傅教授極具經(jīng)典的回應——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的確,大學讀完之后,如果啥都沒有學到,對社會作用不大,對自己也是不負責任的,與其以后還,不如現(xiàn)在認真讀書,老老實實做學問,而不是靠打發(fā)時光過日子,混一張文憑就萬事大吉。
不去認真讀書,總是一知半解,難免覺得試題太難。我贊成傅教授出一些有深度的難題,只有這樣才是對學生負責,才能培養(yǎng)出合格的人才。至于要不要向學生致歉,我看就免了,因為你壓根就沒有過錯,否則勢必會影響你下一次出題,很可能將學生寵壞了,學不到知識與本領,你還是一名稱職的教授嗎?堅持走自己的出題之路,不必太在意學生的抱怨,只要出于公心,相信學生們遲早會理解你的一番苦心的。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隔山:協(xié)管員拿降溫費有不有政策依據(jù)?
曲征:小升初,擠破頭,正常嗎?
葉傳龍:謹慎歡迎市長當群主
李忠卿:罵出來的“讓座”,坐上去也不舒服
郭喜林:不能讓職場媽媽躲到廁所擠奶
淚水與榮耀:C羅的愛國情懷
郭喜林:女司機撩起裙子喊非禮背后是什么?
李兆清:光顧著看臉,是一種時代病
李吉明:水災面前,別讓良心的堤壩潰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