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宏:“線上自習室亂象”亟須綜合整治
作者:周志宏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來自北京的線上自習室資深用戶秦雅近日向《法治日報》記者吐槽:“自習室都變成啥樣了!有的像游戲裝扮軟件,以賣皮膚謀利;有的像視頻軟件,不時彈出不雅信息;還有的像社交軟件,以交友吸引流量。” “起初使用自習室軟件,是圖它打造了一個干凈的計時學習環(huán)境,但現(xiàn)在這類軟件已經變味了。”對于線上自習室的改變,秦雅很不適應,無奈將此類軟件刪了個干凈。(法治日報1月13日)
近年來,通過開啟多人視頻模式,把鏡頭對準自己和書本,隨時隨地直播學習狀態(tài),營造學習氛圍感的線上自習室App日趨火爆,尤以寒暑假為甚。調查發(fā)現(xiàn),一些線上自習室App由于低俗信息、社交化明顯、廣告營銷等原因被不少用戶吐槽。
使用線上自習室App兩年多的天津用戶林鹿表示,開始選擇線上自習室,就是因為一個人學習太無聊了,覺得有人陪著學習會更有動力,有氛圍感,也有一定的監(jiān)督效果。和林鹿一樣,有不少人是因為“氛圍感”和“監(jiān)督效果”而選擇使用線上自習室。但如今一些線上自習室App的學習功能被弱化,甚至成為一些不學習的人的“秀場”,有些人還會在主頁分享“飯圈”的娛樂新聞,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大家的專注度。還有使用者吐槽,商家為了謀利、擴大受眾而不斷增加新的功能,新功能與學習軟件初心背離,造成App內“魚龍混雜”、“烏煙瘴氣”,棄用成為普遍現(xiàn)象。
人們注意到,在一些社交平臺以及二手商品交易市場,付費“監(jiān)督學習”、“魔鬼式監(jiān)督打卡”、“視頻監(jiān)督自習室”逐漸興起,甚至發(fā)展為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產業(yè)。
據(jù)了解,當前市面上主流的付費視頻監(jiān)督自習室價格約為每天5元,用戶可與自習室經營者協(xié)商按天付費或包月監(jiān)督,部分自習室的管理者還會根據(jù)用戶打卡天數(shù)返回一定數(shù)額的紅包作為“獎勵”。在付費后,自習室管理員會詢問用戶學習計劃與時間安排,隨后邀請用戶進入指定自習室或者相關會議室,要求用戶打開攝像頭以便接受監(jiān)督。不過,付費加入自習室尋求監(jiān)督的成效存在爭議。管理員的監(jiān)督力度、自習室中是否有明確規(guī)則以及用戶自律程度都影響著是否能夠物有所值。
一些線上自習室用戶會使用連麥視頻學習功能,而該功能開啟后,騷擾事件屢屢出現(xiàn)。在不少自習室視頻連麥頁面,平臺雖然在視頻框下設置一行小字作為提醒:“倡導綠色健康自習室,請大家嚴格遵守,平臺會24小時進行巡查,任何傳播違法、低俗、謾罵等違規(guī)行為將會被封禁處理。”但有不少用戶反映,在線上自習室隨意進出以便視頻連麥這一功能設置下,“不速之客”依舊可以隨時闖入自習室,對學生進行騷擾的問題尚未得到妥善解決。除此之外,借助App的私聊功能對用戶進行言語騷擾的現(xiàn)象也時有發(fā)生。
線上自習室中出現(xiàn)的亂象,其實是網絡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在線上自習室中的顯現(xiàn)。這些色情信息、網絡詐騙等不良內容,可能會使用戶尤其是未成年人遭受一定程度的侵害,也給犯罪分子帶來可乘之機。
“線上自習室亂象”,亟須綜合整治。雖然線上自習室是虛擬平臺,但開發(fā)者和運營者都應當考慮到線上線下同等的義務,除提供相應自習空間外,還要負責維護虛擬空間秩序,監(jiān)管違法信息。
服務于“學習氛圍”的線上自習室App要想存活,還是要在用戶痛點上下功夫。要更好地保障用戶尤其是未成年人權益,亟需建立一套包含學校、監(jiān)護人、社會、政府、網絡平臺等在內的監(jiān)管防護體系。把線上自習室選擇權交還用戶,讓他們選擇要純學習模式還是學習社交模式。相關App要進一步升級管理手段,除了技術風控手段和人工巡查方式外,自習室應提供用戶主動舉報入口,用戶也要增強信息安全意識,對違法違規(guī)賬號和行為進行舉報,平臺一旦發(fā)現(xiàn)并核實后立即封停。
與此同時,平臺須強化法治意識,推廣“能用管用、好用愛用”的青少年模式,既讓未成年人的網絡環(huán)境清朗、純潔,也能有效解決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問題,這也是平臺的職責所在。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丁家發(fā):莫讓涉疫謠言淪為社會“病毒”
朱波:美女干部因生活作風被免職的警示
葉金福:“直播售假”必須露頭就打
杜撰“1888萬彩禮”,不能止于封禁賬號
網紅代表再提延長春節(jié)假期議案,事關民利應該
葉金福:別被“消毒神器”收割智商稅
王會亮:莫讓官員桃色事件成常態(tài)
收到2條毛巾被騙25萬,別只當笑話看
“義務獻血與評職評優(yōu)掛鉤”該打誰的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