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鳴鏑:“應付式調研”不是個“黑色幽默”
作者:王鳴鏑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半月談記者近期走訪發(fā)現(xiàn),少數(shù)地方和部門背離調研初衷,為調研而調研,簡單應付,不注重調研實效。有的將寫報告等任務甩給被調研者,有的在問題選擇上專捏“軟柿子”,還有的只求“交卷”完成任務。專家認為,這些“應付式調研”,不是為了發(fā)現(xiàn)真問題、真解決問題,對推進實際工作成效不彰,亟待整治。(半月談8月15日)
從要求下級交報告的“甩手式調研”,到專攻老問題、不碰新問題的“偷懶式調研”,再到求量不求質的“交卷式調研”,這些為調研而調研的“應付式調研”,不僅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精力財力,更污染了奮斗精神,帶偏了實干節(jié)奏,實乃本末倒置,違背了調查研究的初衷,其危害不容小覷。
試問,如此“華而不實”的應付式調研為哪般?歸根結底,應付式調研不僅能輕松完成上級交辦的調研任務,更能為工作業(yè)績增光添彩,營造工作扎實、業(yè)績突出的假象,增加“業(yè)績值”,博取“印象分”。而應付式調研背后,實則是“偽敬業(yè)”“偽實干”,是作風病現(xiàn)了形,更是一封公開的“舉報信”。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究其“應付式調研””背后,是“對上負責,對下敷衍”的扭曲政績觀在折騰,更是調研考核重形式、輕實質的形式主義埋下的根。個別地方甚至打造了“經(jīng)典調研線路”和“盆景調研點”,不論什么調研主題,都同一線路、同一說辭,滿滿的套路背后,是用形式主義應付形式主義的“折騰”,拉響了加強監(jiān)管的警鐘。
“治頑疾還需下猛藥”。根治“應付式調研”,重在抓住“關鍵少數(shù)”,領導干部既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發(fā)揮頭雁效應,調研不打招呼,考核不走過場,深入基層“摸清民情”、深入一線“了解民意”,推動調查研究走深走實。更要始終堅守“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把準民生之脈、找對解題之方、解決群眾之困,樹起重實績、重實干的風向標,才能讓干部身心沉下去,解決真問題,讓群眾得實惠。
事實上,“應付式調研”暴露的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真問題”,不是一個“黑色幽默”,值得各級領導干部高度重視、自查自糾、引以為戒。杜絕“應付式調研”,需要建立科學考核機制和動態(tài)的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公開透明的調研工作機制,將調研進度、過程、成效進行公開晾曬,讓調研成為解決問題的“金鑰匙”,才能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苗鳳軍:20人調研50人陪同,“四不兩直”變了
黃躍成:“野景點”打卡一定要安全第一
郭喜林:78年前的今天,我們要永遠牢記
周志宏:對“萬能保健品”須露頭就打
葉金福:打擊保健品“坑老”亟需綜合施治
丁家發(fā):讓患者“吐槽”是一次有益探索
李丁喬:抓安全生產(chǎn)就該“寧聽罵聲、不聽哭聲
游德福:實施好“以工代賑”,穩(wěn)就業(yè)促振興
翟云雪:讀懂“山海情”,賡續(xù)“奮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