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發(fā):電子身份證挺方便為啥用不上
作者:丁家發(fā)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手機里展示證件、掃一掃碼就能辦成事了,免去攜帶實體證件的煩惱和不便。然而,在火車站乘車、辦理銀行業(yè)務、入住酒店等諸多高頻的日常生活和政務服務場景里,電子身份證依然無法使用。(4月28日《北京日報》)
相比實體證件,電子身份證具有成本低、易驗證、防偽造、不會丟、應用方便等優(yōu)勢。但現(xiàn)實生活中,電子身份證看似挺方便,為啥卻在多個場景用不上?筆者認為,電子身份證推廣使用,必須打通不同部門、主管單位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xiàn)互通互認,否則,各自為政,不與時俱進,電子身份證就很難推廣使用。
以北京為例,“京通”小程序等政府部門打造的市民服務平臺,推出了電子身份證等電子證照功能,方便市民辦事。但面對這樣的方便,市民常常望而興嘆。市民進各大火車站乘車需要出示身份證,使用各平臺的電子身份證均不能進站;入住酒店需身份證原件核驗,電子身份證依然不能辦理入住手續(xù);在銀行柜臺或者自助機辦理業(yè)務時,只能使用實體身份證原件。此外,申請公租房、婚姻登記等業(yè)務時,都明確要攜帶身份證原件辦理,等等。也就是說,電子身份證徒有“方便”之名,在許多場景根本就用不上,成為一個中看不中用的“擺設”而已。
其實,早在2016年,《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就首次提出,“積極推動電子證照、電子公文、電子簽章等在政務服務中的應用”;2019年發(fā)布的《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guī)定》也明確,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時至今日,電子身份證等電子證照,還一直沒有推廣使用。究其原因,最大的難點就是不同部門、主管單位對電子證照沒能實現(xiàn)互通互認。這種各自為政的現(xiàn)象,阻礙了電子身份證推廣使用。
2022年初,面對電子證照存在標準規(guī)范不健全、互通互認機制不完善、共享服務體系不完備、應用場景不豐富等突出問題,國務院辦公廳曾專門發(fā)文明確,2022年底前,企業(yè)和群眾常用證照基本實現(xiàn)電子化,與實體證照同步制發(fā)和應用,在全國范圍內標準統(tǒng)一、互通互認。但是,官方推廣的公共服務平臺,往往是由信息化部門負責建設,要使用其中的電子證照功能,就需要協(xié)調不同部門、主管單位來認可,如果各部門、單位以保護信息安全和隱私等為由,拒絕打通彼此的信息壁壘,還是“各管一塊”,按照原有的要求和方式辦事,電子身份證也就很難推廣使用下去。
筆者認為,電子證照推廣是未來的大趨勢,各部門、單位應當與時俱進高度重視。一方面,要積極主動采取措施,打通各部門、單位之間的信息壁壘,為電子身份證等實現(xiàn)互通互認,打開方面之門;另一方面,利用現(xiàn)代科技信息技術,進一步提高安全等級防范,最大限度做好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工作。此外,借鑒電子駕照、電子社??ǖ入娮幼C照取得的成功經驗,在政策方面加大對推廣使用的引導力度。這樣,使信息“多跑路”,要讓電子身份證的方便真正惠及民眾。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游德福:弘揚五四精神,為民族復興不懈奮斗
沈宏勝:濰坊的“三個模式”讓振興鄉(xiāng)村充滿活
彭玢文:加強職業(yè)健康保護是致敬勞動者最美方
曹燦輝:入學“一網通辦”彰顯基層教育改革活
殷建光:從“五個一百”感悟勞動最美、勞動光
郭喜林:從聊城圖書消費增幅全省第一說起
游德福:拓展全程托管服務,助力鄉(xiāng)村全面振興
郭喜林: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根烤串115元還罵游客窮,只會將“趕烤者”趕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