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名家專欄 > 丁家發(fā) > 列表

丁家發(fā):撿到項鏈后丟棄,丟不掉的法律義務

2024-02-22 09:58:16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這起糾紛比較典型,被告林某及其女友撿走他人項鏈后,以為不值錢又隨手丟棄,最終被法院判決賠償原告損失4.5萬元,冤嗎?筆者認為,撿走他人遺失物如果處理不當,就要依法承擔相應...

  作者:丁家發(fā)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撿到他人遺失物后又隨意丟棄,拾得人需要對此負責嗎?記者從上海市閔行區(qū)人民法院獲悉,近日,該院審結了一起因拾得他人貴重項鏈后隨意丟棄引發(fā)的返還原物糾紛,被告林某及其女友撿走他人項鏈后丟棄,法院綜合全案事實、結合雙方證據(jù),酌定被告應當賠償原告損失45000元。案件現(xiàn)已生效。(2月21日澎湃新聞)

  這起糾紛比較典型,被告林某及其女友撿走他人項鏈后,以為不值錢又隨手丟棄,最終被法院判決賠償原告損失4.5萬元,冤嗎?筆者認為,撿走他人遺失物如果處理不當,就要依法承擔相應民事責任,這起案例無疑是一堂普法課,提醒民眾不要任性隨意處置他人的遺失物,否則,就有可能承擔不必要的法律責任。

  這起糾紛并不復雜。2022年8月4日,原告賈某購入某品牌定制項鏈一條,價值142400元。2023年10月5日6時39分,賈某及其朋友一行人在經過某商場3樓扶梯平臺時,其所佩戴的定制項鏈掉落在扶梯口處。當日6時56分,被告林某及其女友途經3樓扶梯平臺,發(fā)現(xiàn)遺落在原地的項鏈,隨即撿走,二人邊查看邊帶離現(xiàn)場。二人稱,之后他們以為該項鏈不值錢,便扔在了小區(qū)草坪,但目前無法證明項鏈后又被誰撿走。而賈某發(fā)現(xiàn)項鏈遺失后,便至派出所報案。后因調解無效,賈某訴至法院,請求被告林某及其女友返還其項鏈。

  表面上看,林某及其女友撿到價值不菲的項鏈,由于“不識貨”又丟棄了,似乎與二人沒有絲毫的關系,不應當承擔法律責任。殊不知,如果一開始就認為不值錢而沒有撿起,當然與二人無關。一旦撿起了項鏈,便脫不了干系。我國《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第三百一十六條則規(guī)定,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梢?,拾得人有妥善保管遺失物的責任和義務,隨意丟棄要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這起糾紛中,林某及其女友撿到項鏈后,既沒有及時找尋失主,亦未將遺失物送交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而是擅自帶走后丟棄,造成了他人的財產損失,其行為明顯存在較大過錯。法院認為,在無法返還原物的情況下,應對原告的損失承擔折價賠償責任??紤]到案涉物品系項鏈品,從國外代購,存在代購費用支出,且原告已佩戴一年有余,亦存在折舊,酌情判決被告應當賠償原告損失45000元。法律是公平公正的,不會縱容類似損人不利自行為。法院的判決有法可依,林某及其女友隨手“丟掉”4.5萬元,應該說一點也不冤。

  在日常生活中,有時會出現(xiàn)拾得人對遺失物存在誤解,隨意丟棄遺失物,從而引發(fā)糾紛的情況。殊不知,撿起遺失物后丟棄,卻丟不掉法律義務。這起案例就是一堂普法課,一方面,以案說法,讓民眾知曉相關法律知識,不再因為法盲而隨意處置他人的遺失物,從而避免承擔不必要的法律責任;另一方面,提醒民眾拾得他人遺忘的較為貴重的物品,應當及時提交給場所管理員或者是公安機關,如確有客觀原因無法及時提交的,也要盡到謹慎保管的義務,切勿貪圖小利藏匿不還,或毀損、滅失及隨意丟棄等,以免引發(fā)不必要的糾紛。

更多

熱門關鍵詞:項鏈 法律 丁家發(fā)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