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時政財經 > 列表

張艷曉:給違規(guī)借調、過度借調畫上“休止符”

2024-06-27 10:36:05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各級機關會從下級單位借調人員來“搭把手、充實力”,而基層公務員也想去上級單位“漲經驗、提能力”,雙方合力攻堅,確保圓滿完成重大工作任務,原本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但若...

  作者:張艷曉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借調”由來已久,原是為補充政府機關、事業(yè)單位的人員編制不足,但在施行中也產生了一些問題。澎湃新聞采訪了解,不少短期借調變成“長期占用”,被上級單位抽調人員的鄉(xiāng)鎮(zhèn)機關,運轉壓力也較大,而一些被借調的干部事實上處于借用單位和派出單位的“雙重擠壓”中。(6月26日澎湃新聞)

  各級機關會從下級單位借調人員來“搭把手、充實力”,而基層公務員也想去上級單位“漲經驗、提能力”,雙方合力攻堅,確保圓滿完成重大工作任務,原本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但若“濫用借調”“隨意借調”甚至“長期霸占”“據為己用”便會催生許多問題與危害,不僅讓借調干部處于“爹不疼,娘不愛”的尷尬處境,還會讓“借調”成為占用基層資源的“得利幫兇”。

  “借調就霸占”這樣的借調對個人而言沒什么好處,首先你與原單位脫離工作關系,但你的人事關系還在原單位,你工作做的再好,成績再大和原單位都沒什么關系,評優(yōu)評先或職稱評定、職級晉升都不會有你的份,履歷中的基層經歷更是“有名無實”。在借調單位找不到歸屬感,又在原單位找不到存在感,很容易讓被借調干部“寒了心”,久而久之難免出現(xiàn)變得懶惰沉淪,消磨工作熱情,這顯然也是與黨中央關心關愛年輕干部的精神背道而馳。

  眾所周知,基層是政策執(zhí)行的“最后一公里”,面臨的工作繁雜瑣碎。要想把黨的聲音、黨的思想真真切切落實到基層,就需要基層的黨員干部當好服務好群眾的“繡花針”,基層工作更需要下足“繡花功夫”。一但借調變得越來越隨意,就容易造成基層干部隊伍梯次培養(yǎng)出現(xiàn)“空心化”現(xiàn)象,讓一些鄉(xiāng)鎮(zhèn)等基層單位不堪重負、苦不堪言,成為變相加重基層負擔的一大源頭,因此違規(guī)借調在基層干群中是備受詬病。

  為基層減負亦是賦能!莫打“借調”名義占用基層資源,要走出窘境,讓基層干部回歸基層、服務群眾,這才是為基層干部“減負”。同時,相關部門要將“借調”關進“制度”的籠子,真正做到“按需借調、按時歸還”。只有給違規(guī)借調、過度借調畫上“休止符”,才能真正走出“清理—反彈—再清理”的怪圈。

更多

熱門關鍵詞:借調 張艷曉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