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鳴鏑:莫讓“錯誤文件”令公信力蒙羞
11月24日,湖南長沙縣市民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曬出一份縣衛(wèi)生健康局向他出具的《依法履職處理意見書》,文件僅200余字,卻有多達7處錯別字。此事引發(fā)網民熱議。(11月26日 廣州日報)
官方答復性文件作為代表政府部門或其他官方機構的公開回應,具有天然的權威性。然而,200余字的意見書就出現(xiàn)7處錯別字的低級錯誤,讓官方文件淪為一紙“笑談”,不僅暴露了“作風病”頑疾,更毀壞了黨員干部形象,讓政府機關公信力蒙羞。
究其事件起因,是長沙市民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公開晾曬錯誤頻出的官方回復文件,吸引公眾關注與熱議,繼而引發(fā)官方關注與回應。這看似又一場網絡問政勝利的的背后?實則是懶政惰政的作風病現(xiàn)了形!還有多少類似現(xiàn)象在潛伏?公眾不得而知!但如若不是群眾網絡曝光,這份錯誤頻出的官方回復文件是否會被悄然掩蓋?而此類低級錯誤的文件究竟是責任心偷懶惹的禍,還是審核把關流于形式埋下的根,都直戳作風之殤。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每一份文件背后都映襯著群眾對政府的期許與信任,低級錯誤頻出的文件,很難讓群眾相信自己的合法權益被嚴肅認真對待。事實上,為優(yōu)化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效率、提升群眾滿意度,各級黨員干部紛紛走出機關大門、走進群眾的心里,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shù),讓公眾感受到了政府部門轉變作風、務實為民的信心與決心,架起了干群“連心橋”。而今,低級錯誤頻的出官方文件卻不是個“黑色幽默”,值得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自查自糾、引以為戒。
面對負面輿情,相關部門快速介入、高效辦案,并對相關人員停職問責的雷庭行動,值得肯定!然而,從深圳福田法院通報文書錯寫“安徽省南京市”,到陜西省安康市中院發(fā)布兩份“矛盾法律文書”,頻頻出錯的文書文件背后究竟是管理考核走形式,還是犯錯成本太低的折騰!而今,停職問責的力度如何,又能起到怎樣的震懾效果,公眾試目以待。
針尖大的窟窿能透斗大的風。官方文件不容低級錯誤頻現(xiàn),既要不斷強化思想認識、樹牢責任意識,補足精神之鈣;又要完善審核機制,嚴格審核把關力度,嚴防文件“帶病出門”;更要加大問責的力度,高揚處罰的利劍,從嚴從重從速嚴管重罰,將作風建設進到底,才能讓“錯誤文件”成為“昨日笑談”。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維揚書生:蛋糕店標明詳細成本,這個可以有
王毓:深耕“責任沃土” 從傳統(tǒng)文化中解讀創(chuàng)
李璐:年輕干部當以“三力”鍛造“鋼筋鐵骨”
武艷君:危難時刻顯擔當,英勇救援暖人心
陶淑杰:黨員干部堅持“三多”提高人民幸福度
劉蘇怡:織就振興錦緞 做好繡花功夫
王海燕:傳遞正能量 守護網絡e起同行
徐蕾:小車位彰顯大民生,為百姓幸福加碼
張艷曉:實干奮進,緊握發(fā)展“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