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文體娛樂 > 列表

維揚書生:學生不及格率高,誰該反思?

2024-08-15 15:41:56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近日,浙大城市學院人文學院教師蔡淵迪公開發(fā)表的一篇題為《關于我所負責三門課卷面不及格率高的說明》文章,引發(fā)廣泛關注。...

  作者:維揚書生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近日,浙大城市學院人文學院教師蔡淵迪公開發(fā)表的一篇題為《關于我所負責三門課卷面不及格率高的說明》的文章稱,因其所負責的《古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一)》和《中國古典文獻學》三門課程的卷面不合格率都在30%以上,被要求就此問題作出解釋說明并提供整改方案。(8月15日澎湃新聞)

  近日,浙大城市學院人文學院教師蔡淵迪公開發(fā)表的一篇題為《關于我所負責三門課卷面不及格率高的說明》文章,引發(fā)廣泛關注。

  說實在的,一名教師執(zhí)教的三門課程的考試,不及格率都在30%以上,確實不是一件小事,畢竟又近七成的學生這三門課程都掛了紅燈,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考核和畢業(yè),學院領導重視,希望任課教師對此作出解釋并拿出整改措施,這是對學生學業(yè)負責的一種態(tài)度,這種做法完全沒毛病,但是學生不及格率這么高,到底誰該反思呢?

  作為一名在職教師,也是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的畢業(yè)生,筆者以為,學生不及格率偏高本身與這些課程特點密切相關。因為在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若干課程中,古代漢語、古典文獻學、古代文學等,比起現(xiàn)當代文學、現(xiàn)代漢語、外國文學這些課程來說,確實晦澀難懂,專業(yè)門檻極高,對于邏輯思維、智力基礎等等素質,有著不低的要求。如果學生的中學語文基礎不好,對古代文化興趣不大,要想把這三門課程學好,不說比登天還難,但不花大量的精力確實難以學好。

  學生不及格率高,教師該不該反思?

  作為任課教師的蔡淵迪,其學養(yǎng)肯定是足以勝任的,百度搜索可以看出,蔡老師是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文學博士,蔡老師的教學也是可圈可點的,他曾獲浙大城市學院第十一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文科組一等獎、人文學院“我最喜愛的老師”等,其學術研究也碩果累累,出版有《〈流沙墜簡〉考論》(著)、《徐邦達詩詞集》(整理)等,主要從事古典文獻學、敦煌學的教學研究工作。蔡老師有學有術,課堂教學水平也很高,可是他執(zhí)教的三門課程為何不及格率畸高呢?個人覺得,蔡老師該反思的不是自己教了什么,而應該反思學生到底學到了什么,也就是不但要關注自身課堂教學的藝術,還要關注具體落地的教學效果。本著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站在學生角度對自己的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反思,在組織教學時,突出重點知識點,提高學生課堂獲得感。

  學生不及格率高,學生該不該反思?

  筆者以為,作為人文學院的學生,古代文學、古代漢語、古典文獻學,三門都帶“古”字的課程,客觀上比較艱深難學,學生首先要培養(yǎng)對這三門課程的興趣,去除怕苦畏難情緒,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對這三門課程沒有興趣,任憑老師講得天花亂墜,也提不起學生的興趣。要想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學生要在時間上多投入,聽課時更入神,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向老師請教,不能讓問題越積越多。

  如果教師和學生都對自己的教和學進行調整改進,雙向奔赴,學生不及格率就會大大降低??荚嚂r無需“放水”,學生照樣可以考出滿意的成績。

更多

熱門關鍵詞:及格率 維揚書生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nèi)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