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強戴“綠帽子”高調離婚不像弱者
作者:婁義華 稿源:時評界 編輯:時小川
奧運如火如荼進行,大家都在提振精神,奮發(fā)向上時,王寶強突然斜刺里殺出,非常不懂味。他打破了整個社會滿滿正能量的氛圍。影響了社會健康的情緒,非常不待見。他在微博中公然宣稱妻子馬蓉與其經(jīng)紀人宋喆有奸情,并表態(tài)自己在婚姻生活中“盡忠職守”“忠于婚姻”。
王寶強被戴“綠帽子”,要離婚,深夜迫不及待發(fā)微博廣而告之。中國男人被戴“綠帽子”是一件奇恥大辱之事,而正在舉辦奧運會的巴西人卻認為是綠色環(huán)保,隨時戴綠帽子,文化差異好大。
看來,王寶強這次抓住了妻子的劈腿證據(jù),目睹了現(xiàn)場直播?才公然義憤填膺地發(fā)微博。在婚姻生活中,王寶強此時他是弱者、受害者,顯得需要同情,需要得到“寶粉”的極力擁躉。于是,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上,“寶粉”責罵馬蓉與宋喆“奸夫淫婦”形成排山倒海之勢。
同情王寶強,當他將妻子的隱私暴露在陽光下,顯示自己的正義時,他的行為卻發(fā)生了反轉,王寶強的妻子馬蓉也變是一位受害者,她的品行變成了公眾情緒的宣泄。如此行為,頂多在婚姻制度下,從財產(chǎn)分割中獲得一些優(yōu)越感。
婚姻走向分道揚鑣,從來都是兩敗俱傷,誰也不是勝利者。在婚姻生活中,導致婚姻破裂,不是一個人的錯,一個巴掌拍不響。馬蓉做出這樣的選擇,王寶強應該選擇尊重。
王寶強從農村娃北漂成功,其勵志故事成為不少農村進城青年學習,并視為榜樣,但他簡單粗暴的行為,將其積極向上的美好形象大打折扣。再次印證了娛樂圈人士的素質以及修為的欠缺。
曾經(jīng)充滿愛的兩個人走到一起,建立一個溫馨的愛巢,還有了兩個愛的結晶。如今走向分崩離析。這是世俗不愿看到的,也是男女雙方兩個大家庭不愿意看到的,走到這一步,兩個大家庭的唏噓與悲傷。但雙方父母此時難以平靜的,也無法平靜。你離婚,關大家什么事?有必要暴曬在公眾的視野中嗎?
王寶強發(fā)表露骨的聲明,要保護兒女以及父母的隱私,并宣稱“希望他們繼續(xù)擁有平靜的生活”。如此公開,高調的聲明,兩個幼小的兒女此時不知羞恥為何物,還不知父母為何要離開?給孩子懂事以后留下了怎樣的父母形象?考慮過他們未來的健康成長嗎?
王寶強與馬蓉失敗的婚姻,有各種緣由,外人不得而知。他們家庭的生活細節(jié),柴米油鹽醬醋茶,社會的交流,價值觀,世界觀,日常應酬,兒女的撫養(yǎng)細節(jié),雙方靈與肉的默契程度,雙方父母的關系程度組成的婚姻生活,從最初的陌路走到一起,奔著幸福而去,在路上,或許是下一站的幸福之路上,默契與共鳴少了。不幸福一天一點累計,再次走向來時的陌路。兩人在這個系統(tǒng)中為何導致了分歧與矛盾,是不是兩人都需要檢視與反省。
王寶強在情緒激動未平復之際,是曾想過,即便婚姻失敗,不管對方如何犯錯,依然應該尊重對方的隱私與人格,你不想傷害雙方的父母和共同的子女,其實你公開就是一種極大的傷害,一種非常惡劣的行為。試問,未來你們面對孩子成長時,如何溝通?顯然,王寶強未曾細細思量,未做縝密的考慮。有一時沖動之嫌。
網(wǎng)絡輿情洶涌,一邊倒的輿情,痛罵馬蓉的不忠誠,背叛婚姻,這是社會公眾的語言暴力行為。馬蓉成為不幸的受害者。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應當遵守基本的社會原則,遵守道德規(guī)范與公序良俗,恪守基本倫理,尊重起碼的人性。作為個體的尊嚴,應當尊重。離婚了各自安好,未來,大家還要面對孩子成長當中諸多問題而照面。
做一個合格的圍觀群眾,同情王寶強時,但不譴責馬蓉,更應該關愛兩人的孩子。一邊倒的道德譴責與辱罵,反映出不少看客的暴力與不理性。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王寶強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表聲明有啥用?
陸晨:最強的對手成就了最好的馬龍
李六合:“菲魚”身上火罐印為中醫(yī)代言
程振偉:觀眾寬容不等于停歇奪金步伐
曲征:美麗比生命還重要嗎?
檀軍:27年床前盡孝,只因當年一句承諾
“嘿秀”直播“造人”,實質是在造孽
聚餐撂倒食客,夏季食安全敲警鐘
李云勇:“周休2.5天”撐不起“周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