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在上海市新場古鎮(zhèn)
作者:趙志敏 稿源:時評界 編輯:時小川
三月的清晨,我散步在浦東寬闊筆直的大道上。大道兩旁的風景樹青翠欲滴,空氣中滿是玉蘭花的香氣。這正是上海市花玉蘭花開的季節(jié)。
路邊不時走過一些行人。有小跑鍛煉的、有急蔥上班的、有早起上學的、有清掃街道的,大家各忙各的,井然有序。偶而有一兩輛汽車馳過。上班的人流分批次在運轉著。
我邁步走上一座小橋。小橋下清清的河水向東流去。順流而去的是河水中倒立的高樓、一河兩岸的垂柳、一叢叢盛開的白玉蘭、梨、杏花樹。東方紅曰初升,你彩虹,也融入萬花叢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江山水鄉(xiāng)圖。
跨過小橋我看到一所嶄新的幼兒園,“新城幼兒園”。保安正在換崗。這座三層樓體的墻頭上涂鴉著爛漫的畫。“培古鎮(zhèn)文化之趣 育古鎮(zhèn)文化之蕾”十四個大字十分醒目。
再向前十字路口。紅綠燈不斷變換著。馳過的車輛規(guī)范禮貌地通過。沒有飚車。不愧是古老的文明城市。
西轉直行,牌樓東路,路北是新場古鎮(zhèn)政府大院,義路南是新場鎮(zhèn)的體育中心廣場,能容納數(shù)十萬人集會,真氣派。
沿牌樓東路西行翻過一座拱橋,橋西就是新場古鎮(zhèn)。
拱橋下路南有明顯“石筍里”標記。路北是三世二品牌坊。這就是新場古鎮(zhèn)。新場古鎮(zhèn)的來歷:約在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那時新場位于東海海邊,長江帶來的大量泥沙使南匯角一直向東延伸。現(xiàn)在新場己距海邊27公里了。滄海變桑田。新場原為下沙鹽場的南場,是鹽民用海水曬鹽的場所。隨海灘東移,這里漸變成江南水田交融之地。鹽民變居民。小橋流水人家慚成端倪,人口漸增,繼成鎮(zhèn)落。新場成鎮(zhèn)時,下沙鹽場鼎盛,產量之多勝過浙西諸鹽場。下沙南遷形成新的鹽場,故名新場。元代初年,即有兩浙鹽運司署松江分司遷衙于此,是一座因鹽而成,因鹽而興的江南古鎮(zhèn)。三世二品坊是“明萬歷太常寺卿朱國盛立”。
這座古鎮(zhèn)經濟發(fā)達,有集市貿易市場多家,工商銀行、農商銀行、建行都有。小學、幼兒園具全。醫(yī)院保健俱備。牌坊北牌樓林立。千秋橋2010年12日浦東新區(qū)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站在橋上觀,明鏡小河、小劃船、兩岸居民房、過往游人…真乃是小橋、流水、人家一派江南水鄉(xiāng)風光。
如果是中午或下午,牌樓古街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促擁的游客,熱鬧非凡…
向北,漫步北門,是繁忙的滬南公路………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郭喜林:“土豪”開43家公司賣假發(fā)票咋辦?
賈悅:怎樣使用外語詞是一個文化問題
李六合:遵守規(guī)則不能有僥幸心理
苑玲玉:“彈性離校”能否真正彈走家長難題
李忠卿:8年記884分,司機咋還開車?
CBA時間去哪了敲響職業(yè)化警鐘
曹燦輝:欺騙組織辦升學宴更是“紀律淡薄”
曾德鳳:我做不了無公害人
江蘇淮劇團長奪刀救人,真的沒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