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景區(qū)游客在廁所過夜問題要立行立改著眼長遠

黃山擁堵的游客群
作者:黃躍成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據“中國黃山”微信公眾號消息,4月30日上午,微博“黃山景區(qū)回應游客在廁所過夜”話題引起網絡關注,黃山風景區(qū)管理委員會當日發(fā)布情況說明稱,4月29日晚,雖經多方勸導,黃山風景區(qū)山上公共場所仍有800余位游客留宿。由于夜宿游客較多,公共場所容量有限,也有少數(shù)游客自行在景區(qū)旅游公廁過夜。(4月30日中國新聞網)
人滿為患,以致部分游客擠到衛(wèi)生間過夜,盡管當天上山人數(shù)沒有超過景區(qū)最大承載量,與預約情況基本一致,未有超限接待,但這一幕讓人看到五一旅游市場火爆之際,也看到了人從人帶來的風險壓力,尤其是景區(qū)服務、應急等方面的不足。這個時候,如何確保廣大游客在余下的假日的旅游行程快快樂樂,心情美好非常重要,各方應該針對事件暴露出的短板、問題和不足,立行立改,著眼長遠,趕緊擬定有針對性的新應急方案,啟動專項應急善后機制,做好假期收尾一切旅游服務工作,保證游客上下得山、進得景區(qū),看得到美景,愉快結束行程,而不是浪費時間在爭論誰對誰錯。
景區(qū)要完善機制,形成信息發(fā)布合力,進一步提高錯峰出行參考信息質量,方便廣大游客科學安排行程。錯峰出行選擇在什么時間,主動權雖然在游客手里,但決定因素卻在景區(qū)人流、當?shù)氐缆吠ㄐ?,以及天氣等,景區(qū)、交通、氣象等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的同時,要探索建立合作機制,形成資源合力,提高信息綜合能力,實現(xiàn)在不同渠道分享融合信息,進一步擴大信息的覆蓋面,影響面,讓游客只從一個信息渠道就知道景區(qū)人多人少、道路是否擁堵、天氣是否適宜登山等方面旅游信息,不受限于道路情況靠交通部門發(fā)布的信息,天氣變化靠天氣預報,景區(qū)情況到了售票處才知曉,搶先一步掌握信息主動,科學安排錯峰出行,避免不明情況的蜂擁而至,造成不必要的擁擠,甚至無處可“呆”。
景區(qū)要繼續(xù)提升服務保障能力,完善應急反應能力。像景區(qū)人山人海、天氣突然變化等情況,隨時可能造成住宿、場地不足、游客滯留等問題出現(xiàn),景區(qū)應該有“先見之明”,未雨綢繆,在準備工作上下多點功夫,在應急預案制定上要盡可能詳細一點,具體一點,提高各種意外事件的應對、解決能力。現(xiàn)在,因一些“意料之外”導致問題出現(xiàn)了,不但要好好檢討應急反應、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還應該立即抓住問題主要原因,采取補救措施,立行立改,通過組織人力物力、騰地方、“增地方”、添物資等辦法,確保山上的游客吃好住好玩好,不必再擠廁所休息,而不是簡單地把這一批游客送下山就萬事大吉,以致問題在下一波游客的到來時又再一次出現(xiàn),影響自身的口碑,損害游客的旅游體驗感知。
利用難得假期出門旅游,領略祖國大好河山,這是一件很愜意、幸福的事情。但是,在日期時間的選擇安排上,游客也應該有錯峰出行的思想意識,在出門前做足功課,有應對各種情況的個人應急預案,如在景點、路線選擇上多一點備份,遇到非常擁堵或者已經限流或碰上極端天氣滯留景區(qū)等情況時,可以根據預案臨時變換線路和游覽的景區(qū),以及保證滯留期間吃的、穿的、用的都能一定程度保證需要等。特別是決定游覽某個景點時,一定要認真留意景區(qū)或當?shù)孛襟w的消息,科學合理安排出行具體時間和路線,而不是背上背包就盲目出發(fā),這樣可以盡可能地避開最大人流量,輕松愉快游覽,度過一個快樂旅程。
黃山景區(qū)游客在廁所過夜問題只是旅游市場復蘇升溫的一個服務“小插曲”,影響和負面作用有限,但是,群眾的事沒有小事,面對游客的不如意,有關部門一定要提高站位,立行立改,著眼長遠,與時俱進,把解決服務工作中存在問題,當成提高品牌形象一項重要工作去做好,不斷提升景區(qū)影響力,推動當?shù)匚穆脴I(yè)發(fā)展。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朋友酒駕釀車禍車主也需“擔責”是一堂普法課
廖衛(wèi)芳:遏制“宴席餐飲浪費”莫止于簽訂責任
黃毅玲:三支一扶 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許華凌:商鋪招牌設計豈能“一刀切”
周志宏:大客車側翻致20人受傷敲響節(jié)日安全警
丁家發(fā):電子身份證挺方便為啥用不上
游德福:弘揚五四精神,為民族復興不懈奮斗
沈宏勝:濰坊的“三個模式”讓振興鄉(xiāng)村充滿活
彭玢文:加強職業(yè)健康保護是致敬勞動者最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