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桂林:將“小樹苗”“栽”在新時代的“春天”里
作者:錢桂林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春風送暖,萬物復蘇,大地吐綠,盡顯芳華,處處散發(fā)出盎然的春意。又是一年春來到,正是植樹好時節(jié),第45個植樹節(jié)應和著春天的腳步正向我們快步走來。走,我們一起植樹去!
對新時代的我們而言,每一個人都只是一棵“小樹苗”,應該不負春光,將其“栽”在新時代的“春天”里。如何“栽”好“小樹苗”呢?我們有必要好好籌劃一下、思量一番。
將“小樹苗”“栽”在固本的心田里。新時代的我們,承載著太多的希望與期許,事關黨的事業(yè)、國家的發(fā)展、人民的幸福。我們要想茁壯成長,首當其沖的是要固本培元,從“挖土”到“栽植”,從“防倒”到“澆水”,從“修剪”到“治蟲”,每一步都要精準到位、一絲不茍。為了確保“成活率”,我們要將自己這棵“小樹苗”精心“栽”在心田里,小心呵護、精心養(yǎng)護,從理想信念、個人修養(yǎng)、社會實踐等方面不斷固本培元,讓“小樹苗”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盡情生長,長成黨和人民所期盼的“參天大樹”,給大地一片綠,給未來滿眼春。
將“小樹苗”“栽”在艱苦的環(huán)境里。一些樹木本就生長在相當惡劣的環(huán)境中,譬如用于治理沙漠的沙棘、沙柳等,它們堅守沙地、守望明天,給人類帶來生命的綠洲。新時代的我們,要不怕苦、不畏難,拒絕躺平、毫不言棄,努力彰顯現(xiàn)代人的活力與張力。因此,我們要志存高遠、心無旁騖,咬定青山不放松,甘于將自己這棵“小樹苗”“栽”在邊遠地區(qū),在貧瘠的土地里“扎根”,在艱苦的環(huán)境里“抽枝”,不向干旱低頭、不對風沙讓步。為此,我們要有“煉苗”的志向、“蹲苗”的毅力,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為日后的挑重擔、扛大任儲存能量、積蓄力量。
將“小樹苗”“栽”在復興的夢想里。現(xiàn)在正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讓我們倍感榮幸與自豪,但新時代機遇與困難同在、希望與挑戰(zhàn)并存,要求我們要有使命擔當,要有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精氣神兒。“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們要不負新時代的感召,在新時代里呈現(xiàn)新氣象、展現(xiàn)新作為,創(chuàng)造新輝煌。因而,我們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熱情擁抱新時代,激情奮斗新時代,將自己這棵“小樹苗”“栽”在民族復興的夢想里,汲取水分、追逐陽光,努力生長、盡情瘋長,爭當新時代的“速成樹”,讓自己盡快成為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棟梁之才。
我們是未來之“木”,是希望之“樹”,但現(xiàn)在還是幼嫩的“小樹苗”,亟需“落地生根”“迅速成活”。“植樹知時節(jié)”,在新時代的“植樹節(jié)”里,我們一定要踩準“節(jié)點”,精心“栽”好自己這棵“小樹苗”,讓其盡早接地氣、聚活氣,積攢生長的旺盛之氣,在生命勃發(fā)中早成才、成大才。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小學生撿16萬元黃金還失主 投桃報李是最好后續(xù)
廖衛(wèi)芳:防范“瞬盲”駕駛需要司機“做足功課
讓“民生議事廳”打通鄉(xiāng)村治理最后一米
“不出國不考試就可拿國外文憑”?坑你沒商量
廖衛(wèi)芳:化解“加梯糾紛”還需用好三招
高顏值女生大學畢業(yè)養(yǎng)豬并不丟人
周志宏:車多樁少 新能源車“充電難”亟待破
郭喜林:父親13歲在永寧鐵匠鋪學徒的往事
童其君:打造家門口的養(yǎng)老服務圈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