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熱帶雨林
作者:李民增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猴年正月初一下午,我們?nèi)胰俗哌M“五指山熱帶雨林游覽區(qū)”。
五指山是海南第一高山,是海南島的象征。有人說:“不到五指山,枉作海南游”。雖
有些夸張,但說明了五指山的知名度。五指山位于海南島的中部,因山峰呈鋸齒狀,形似人的五指,因而叫五指山。
我們下午兩點多趕到游覽區(qū)。上午剛游覽了南國夏宮風景區(qū),吃完飯已是下午一點,本來有些累,來不及休息,又出發(fā)了。想到即將見到仰慕已久的五指山,疲勞全無,一路東看西看,說笑聲不停。
景區(qū)售票處明示:游客50元/人;學生、殘疾人30元/人;現(xiàn)役軍人、滿70歲以上的老人免票。我和老伴在售票口一站,沒說話,售票員便熱情地說:“老年人不要票,進去就行。”這個在別的景區(qū)也可以看到的現(xiàn)象,照顧所有應該和值得尊重的人,讓我感受到了關愛,濃濃的人情味。
進口外是一個很大的涼棚,棚下設了許多排桌凳,備有開水桶,服務周到。我和老伴坐在棚下休息??吹竭M口里邊有游覽車拉游客,一輛開走,又來一輛。孩子們買了票走過來時,正好一輛車來到,我們就趕快進去上了車。車順著彎曲的林蔭道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走了很遠,終于在一個很大的平臺前停下。平臺前立著一塊巨石,石上紅漆大字“五指山”,有人站在巨石邊留影。遠處的山峰呈鋸齒狀,的確像人的五指。我們也分別在巨石旁邊留了影。石后有欄桿,見別人伸著五指照相,我和老伴、孫女倚著欄桿,高舉手臂,伸開五指各自照了一張。孫女特意用高檔相機為我們拍照,事先有準備。
平臺不遠處的山坡下有一座長長的水泥墻,上面草書了一首詩。近前仔細辨認,可以看出是明代海南四大才子之首、詩人丘浚幼年寫的詠五指山詩。題為“題五指山”,八句:“五峰如指翠相連,撐起炎荒半壁天。夜輿銀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煙。雨馀玉筍空中現(xiàn),月出明珠掌上懸。豈是巨靈伸一臂,遙從海外數(shù)中原。”讀來浮想聯(lián)翩,感觸頗深。詩好,書法也好,在我看來,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據(jù)說五指山就是《西游記》中的五行山,孫悟空就是被“如來佛” 鎮(zhèn)壓在五指山下不得翻身的。五指山就是如來佛的五個手指。大家熱情地談論說笑,很有一種優(yōu)越感。我們現(xiàn)在多好啊!可以自由地在這里游玩。同時也讓我聯(lián)想到:山水風景一旦與傳說聯(lián)系,便魅力大增,韻味無窮,激發(fā)游覽之趣。所以,挖掘歷史傳說資源對開發(fā)旅游很重要。
平臺旁邊就是五指山的熱帶叢林,門上四個大字“雨林棧道”,一提“棧道”,估計又好走不了,老伴還是在平臺邊坐等,平臺邊游人多多,可玩的也不少。她鼓勵我跟孩子們一直往里走,知道我身體可以,也想讓我多積累一些創(chuàng)作素材。她對我的寫作越來越支持了。是我的忠實讀者,并引以為榮。
景區(qū)林木遮天,木制梯道彎曲上下,繞來繞去,路邊奇樹多多,在那里走,才體會到什么叫熱帶叢林。有樹也有水,水中有盆景,岸邊有森林,既有驚險刺激的急流險灘,又有舒緩悠靜的平緩水區(qū)。大開了眼界!
據(jù)說還可以去那深山老林里的黎村苗寨作客或去五指山玩漂流,我沒去。只走了一半便走不動了。本來想“聊發(fā)少年狂”,奮勇走完全程,陪我同行的孫女的愛人一打聽,到出口還有2點8公里,而且越來越險,也勸我不要往前走了。擔心我體力不足,時間也來不及。
原路回來也不容易。老伴幾次打電話問到了哪里。路上歇了幾次,終于回到平臺前與家人們會合。正好一輛游覽車回來,來不及喘息就上車往回走。
回程中,老伴忽然想起水杯忘在進口處的桌上了。埋怨我沒想著拿。兒子勸道:“一個杯子才多少錢,再買一個哎!”他怕我們爭吵生氣,破壞了美好心情。兒媳也安慰,她的說法不同:“誰要咱的水杯哎!來這里的人都素質(zhì)高,肯定沒人拿。”孫女笑:“丟了就丟了吧,也算是一個紀念。爺爺,你回去寫寫這個事,題目就叫《一個水杯的故事》。”大家都哈哈笑,老伴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車到出口,還沒停穩(wěn),老伴就驚喜地大聲說:“喲!還真沒人拿。”我一看,可不就在我們坐過的地方放著。兒媳說對了!
小水杯原地未動,讓我想到一個成語:“境由心生”,心情好,看環(huán)境就好。也可以說心由境生。美好的環(huán)境陶冶人的情操,造就高尚的人格。雄偉壯麗的五指山成就了瓊崖游擊隊,紅色娘子軍一代英雄群體,造就了洪常青、吳瓊花一代楷模,也必將造就新一代高素質(zhì)的海南人!
作者:李民增,男,山東省聊城市人。作品經(jīng)常在國內(nèi)外報刊發(fā)表,獲獎,被選入多種版本。出版有詩集《春雨瀟瀟》,詩文集《柳園漫話》。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nèi)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74歲老教授給學生做檢討令人敬仰
郭喜林:74歲老教授給學生做檢討令人敬仰
程振偉:“本科生不如技校生”別成“神預言”
朱波:“部長主動上前”必將催生兩會“好聲音
鄭文芝:讓“多校劃片”的政策早日惠民
醉江南:“當和尚不撞鐘”須在“狠”上求正解
袁文良:公立醫(yī)院理當回歸公益性
何竹梅:學習雷鋒豈可止于三月?
肖懷中:清明品賞清明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