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濤:以人民為中心,團結奮進、砥礪前行
作者:陳建濤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fā)揮億萬人民的創(chuàng)造偉力”“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歷史。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還會面臨許多激流險灘。黨要想克服任何困難,必須深刻認識到,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就能夠一往無前、無往不勝。黨的宗旨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推動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把14億多中國人民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前進道路上,全黨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始終接受人民批評和監(jiān)督,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必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把群眾中蘊藏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發(fā)出來,共同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偉業(yè)。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人民是黨執(zhí)政興國的最大底氣。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一往無前、無往不勝,就必將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曹燦輝:屋場會上吹“廉風”值得期待
國內35所大學涉論文偽造,整治學術不端需出重
許華凌:從學生技工到世界冠軍的成功跨越
周志宏:小心哄睡“神器”成“暗器”
丁家發(fā):婚姻登記“跨省通辦”減輕幸福的負擔
周志宏:“雙11”打折規(guī)則“簡單” 監(jiān)管不能
郭喜林:中國女足改革方案振奮人心
曹燦輝:返鄉(xiāng)闖出共同致富路,該贊!
葉金福:期待更多的景區(qū)推行“零元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