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育兵:占卜無法劇透人生,命運還得自己把握
作者:關育兵 稿源:時評界 編輯:時小川
“求好運”“求高考成功”“求感情順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近年來迷上了星座解析、塔羅牌等網絡占卜,而一次占卜費用并不低:收費標準依據時長、占卜內容來定,比如戀愛占卜收費每小時數百元乃至上千元。(10月29日《法治日報》
人生就像一部電視劇,這話并沒有錯,但這話是就人生的豐富性而言的。人生顯然不同于電視劇,無論多么精彩的電視劇,一旦定型,其結果已經清晰,也就可以劇透。人生沒有劇透,我們可以對未來有一定的把握,卻誰也無法精準預知未來,無論是線下占卜還是網絡占卜,都不可能。
占卜也就產生于這種不確定性。面對不確定性,人們總希望得到某種暗示,給自己以某種信心或安慰,占卜也就應運而生。數千年來,占卜能夠在東西方長期存在,都與這種不確定性的存在有關。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迷上占卜,與年輕人學業(yè)、工作壓力大,社會閱歷欠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加大就有著很大的關系。年輕人需要找到解壓空間,網絡占卜具有心理暗示功能,能讓人獲得一定程度的壓力紓解。如果剔除其迷信的成分,這倒也可以理解成另類的心理疏導,當作給予年輕人的心理安慰。
必須引起注意的是,網絡占卜不同于心理疏導,心理輔導雖也有費用,卻以解決心理問題為目的。網絡占卜雖也從某種程度上解決心理問題,卻以賺取錢財為目的。占卜一次收費數十元到數百元已是普通,甚至有人收費標準高達2000元/小時,更有不少占卜者,誘導顧客購買“水晶”“朱砂”辟邪,收取上萬元費用。個別占卜者,甚至販賣求卜者的姓名、生日、手機號碼、身份證號碼等個人隱私信息,被一些不法分子用來進行詐騙和其他違法犯罪活動。
只抽幾張牌就可以算事業(yè)、算命運、使用“超自然力量”來“預測未來”,并不現實。使用人工智能、人臉識別等高科技相面、看手相等,更是無稽之談。年輕人把占卜當做一種心理安慰,當成一種娛樂生活方式,偶爾玩玩,無傷大雅。但“遇事占一下”,把學業(yè)、情感、工作等放在占卜上,實是不值得的。為此付出過多金錢,甚至盲目迷信,更是錯誤的。
無論是線下占卜還是網絡占卜,都具備“封建迷信”的屬性。命理玄學,不過是一些“網絡占卜師”的騙人花招;其所謂的精準預測,不過是話術和“幸存者偏差”的體現而已。樹立科學精神,靠努力改變命運,抓住機遇改變人生,才是對自己命運的最好占卜,也是最切實、最可靠的占卜!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程振偉:“身高焦慮”是另一種教育過度
丁家發(fā):莫躺在網紅公路上“拿命拍美照”
周志宏:“微信清粉”切莫輕信
殷建光:三季度“三增”亮點賦能牛年收官戰(zhàn)
楊江華:別讓漲價掏空了百姓“菜籃子”
保安要乘客給外國人讓座,不能批評了之
張碩:賣慘式帶貨,別把網友的善意當成韭菜
未補齊差額就停止供暖,供熱豈能失去溫度
周志宏:掃碼贈禮暗藏風險不能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