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燦輝:打好“組合拳”讓大學生強身健體
作者:曹燦輝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在單杠上晃來晃去一個引體向上也拉不起來、5分多鐘跑完800米上樓兩腿直哆嗦……“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走進一些高校發(fā)現,部分學生身體素質堪憂。很多男生做引體向上非常吃力,立定跳遠跳不遠,不少學生短跑爆發(fā)力不足,存在“長跑恐懼”。
我國大學生體質狀況不容樂觀。教育部學生體質健康抽樣復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大學生的不及格率約為30%。2021年,教育部公布的第八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大學生身體素質下滑問題嚴峻,肥胖、耐力不足等問題突出。
大學生體質狀況下降不愿意進行體育鍛煉,主要是由于:一些大學生缺乏運動興趣,看到周圍同學都不去運動,自己也學著不運動,學業(yè)任務繁重,沒時間運動,成為“宅男”“宅女”。同時,一些高校對體測不重視,未嚴格執(zhí)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導致大學生心理上對體育鍛煉、測試產生松懈。很多高校體育課程設置雷同,與大學生的運動需求脫節(jié),影響大學生上體育課積極性。另外,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不重視學生運動興趣培養(yǎng),雖然我國各地均把體育納入中考,但是不少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卻以應試思維對待中考體育,體育課索然無味,而中考體育之后就很少運動了。
當今世界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年輕一代人之間的競爭。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既是自身健康成長的保障,更是民族復興的希望。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不能只是口號。讓大學生強身健體,積極進行體育鍛煉,迫在眉睫,為此,必須采取切實行動,打好“組合拳”。教育部2014年印發(fā)的《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要求,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管理,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式,指導學生科學鍛煉,每年對所有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體育鍛煉。相關部門要和高校聯合推動,嚴格執(zhí)行相關體育工作基本標準,提升大學生重視程度,嚴格按照相關要求,把牢大學生體能測試關,用嚴標準、嚴考核,推動大學生重視并加強體育鍛煉。比如,實施大學生任何一個學年體質測試不及格,不發(fā)放畢業(yè)證舉措等。
要提高大學生運動興趣,使他們自覺、積極進行體育鍛煉。高校要基于自身條件多設置一些大學生喜愛的、流行的特色體育課程,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鍛煉興趣,比如,開設涉及競技體育、休閑體育、民族傳統(tǒng)體育和體療課,開展攀巖、高爾夫運動等。也要改變傳統(tǒng)的上體育課方式,積極探索俱樂部、運動隊制教學,由大學生自主選擇參加,在俱樂部、運動隊中進行鍛煉、比賽,促進培養(yǎng)大學生的運動興趣與運動技能。還要組織好學校運動會,校園馬拉松、足球、籃球比賽等,形成崇尚運動、鍛煉的氛圍,使大學生找到自己熱愛的體育項目,收獲屬于自己的成就感和歸屬感。更要通過改革體育教學與體育評價方式,引導大學生重視體育課與平時鍛煉,培養(yǎng)他們的運動興趣。
身心健康事關每一個人的長遠發(fā)展和生活幸福,大學生也要高度重視體育鍛煉,自覺克服各種怕動、懶惰和對體育鍛煉的麻痹或恐懼心理,以愉悅和積極的心態(tài),主動放下手機,多抬起頭,多走出去開展各種與個人興趣和能力相適應的體育鍛煉活動,適量適度,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楊匯瑜:“楓橋經驗”繪“楓”景 基層治理提
黃躍成:生鮮燈下架當是服務質量上新契機
朱波:善用自媒體,傳播正能量
朱波:莫讓辦事群眾跑寒了心
曹燦輝:對“人肉開盒”必須嚴防快打
徐蕾:下好獎勵“及時雨” 樹牢擔當“風向標
殷建光:“鏈”枝同氣共奔騰 “博”瀾壯闊創(chuàng)
殷建光:棚改小區(qū)成危樓,誰讓民有所居成危居
尚凡:禁私自熏臘制品,何錯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