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向勇:傳統(tǒng)美德也需要“呵護”
[導讀] 一分錢兒歌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唱,傳唱多年的這首兒歌也讓許多人小朋友養(yǎng)成了拾金不昧的習慣,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份“天真”卻一點點地消失殆盡,無數(shù)人到最后只是把拾金不昧這...
作者:吳向勇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滄州市第二實驗小學的一名小朋友在上學途中撿到六元錢后,主動交到了市交警二大隊煤建崗民警手上。而為了孩子不因做好事遲到受到責怪,交警鄭重其事的為孩子寫了一封“遲到證明信”。
一分錢兒歌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唱,傳唱多年的這首兒歌也讓許多人小朋友養(yǎng)成了拾金不昧的習慣,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份“天真”卻一點點地消失殆盡,無數(shù)人到最后只是把拾金不昧這樣的美德掛在了嘴上。不得不說這位父親是偉大的,為了呵護孩子的純真,不惜專程帶著孩子跑一趟交警隊,從行為上詮釋了拾金不昧的傳統(tǒng)美德。
交警特意為孩子開了一封“遲到證明信”,這無疑是對孩子行為莫大的鼓勵。假如孩子因為上學遲到而受到責怪,必然會讓其產(chǎn)生挫敗感,甚至會對拾金不昧的美德產(chǎn)生質疑。交警為了呵護孩子的善良純真,“小題大做”般地為孩子開出了一張“證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值得點贊和推廣的,畢竟大人們的重視是對小朋友們最大的尊重。
一直以來,許多人一面說著人心不古,一面卻又對失物有償歸還耿耿于懷,殊不知即便是一個小朋友去做好事都有可能要冒著遲到的風險。國人對拾金不昧該不該給予獎勵一直以來都爭議不斷,之所以有這么大的爭議,無非是很多人都認為善舉就應該“不圖名、不圖利、不求回報”,假如索取了報酬,那么善舉就變了味,就不再是傳統(tǒng)美德了。但是,踐行拾金不昧傳統(tǒng)美德所需的交通成本、時間成本甚至個人損失真的可以不管不顧嗎?
傳統(tǒng)美德需要傳承,對行善者予以的“呵護”更是必不可少的。筆者以為,在如今的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僅僅靠道德輿論來維持善舉畢竟顯得過于單薄,理想化的道德傳承總不如對善舉實實在在的“呵護”來的直觀,無論是從經(jīng)濟上予以補償還是從精神層面予以鼓勵,甚至只是一張小小的“證明”,只要是能夠讓行善者感到“值”,就夠了。在未來,我們甚至需要出臺有償失物招領的規(guī)定,讓拾金不昧不僅能給行善者帶來精神上的愉悅,更能得到實實在在的物質回報,真正做到“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相關新聞:
·魏宇航:讓座是美德 不是利用道德進行脅迫的利器 (2012-11-13)
·直隸巴人:為爭座7旬老人互毆 讓美德失色 (2013-02-25)
·周福明:讓座喚醒人們心底藏匿已久的美德 (2013-03-14)
·陳洪霞:讓寬容成為一種與時俱進的美德 (2013-10-22)
·徐國然:"老人為7元錢39年尋友"緣何感動我們? (2013-11-13)
·李家歡:讓美德傳承下去 (2013-12-31)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nèi)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新產(chǎn)業(yè)大亨被民間智庫看好 (2015-04-06)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
吳向勇:傳統(tǒng)美德也需要“呵護”
曾德鳳:那個人何時揭去偽裝
肖京京:出游累成植物人,旅行社坑老良心何在
周志宏:“充電棚未投入使用又拆了重建”是窮
練紅寧:參觀改革開放展應有三個不能忘記
趙玉:校園APP,行便還是添堵
李忠卿:14次約談,如此耐心為哪般
盛潔:雙十一熬夜血拼,能否為你的健康買單
向秋:榜樣的使命擔當閃耀初心光芒
曹燦輝:“初老”老人需要“走心”關懷
曾德鳳:那個人何時揭去偽裝
肖京京:出游累成植物人,旅行社坑老良心何在
周志宏:“充電棚未投入使用又拆了重建”是窮
練紅寧:參觀改革開放展應有三個不能忘記
趙玉:校園APP,行便還是添堵
李忠卿:14次約談,如此耐心為哪般
盛潔:雙十一熬夜血拼,能否為你的健康買單
向秋:榜樣的使命擔當閃耀初心光芒
曹燦輝:“初老”老人需要“走心”關懷
圖評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