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民生 > 列表

曹燦輝:“初老”老人需要“走心”關懷

2018-11-12 07:12:27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初老”老人在城市和農村,或者在不同城市來回跑,完全沒有屬于自己的生活,更不能享受“夕陽紅”的美好;他們也擔心自己的付出不被孩子和父母理解,弄得心力交瘁,疲憊不堪,實...
  作者:曹燦輝  稿源:時評界  編輯:時小川
  八十多歲的老母親生活不能自理,等著閨女伺候;剛會爬的小外孫沒人帶,等著姥姥幫忙……顧哪頭呢?這是不少六十歲左右初老一族心里的糾結。上有老,下有小,老小無法兼顧,曾經是中年人的難題,現在卻成了這些“夾心老人”的困境。(11月6日《北京晚報》)
  李英霞從年輕時就在北京工作,上個周末,李英霞剛從老家回到北京,雖然她很想再多照顧母親幾個月,可是兒媳的年假已經到期,剛滿1歲的孫子也不能無人照料,于是她的“假期”也只能結束。李英霞的父親已經去世十幾年了,母親在老家一直獨居,李英霞的弟弟一家雖然也住在一個城市,但老人不肯拖累兒子,不愿意住在兒子家。如今老人腿腳不好,已經兩年多沒有出過自家小院。
  李英霞的生活現狀,是當下六十歲左右“初老”老人的縮影。這些人的父母都八九十歲,身體不好常跑醫(yī)院,孫輩還小,指望爺爺奶奶幫忙帶。哪頭都是責任,哪頭照顧不好都不好交代,而自己身體也時常生病。
  “初老”老人在城市和農村,或者在不同城市來回跑,完全沒有屬于自己的生活,更不能享受“夕陽紅”的美好;他們也擔心自己的付出不被孩子和父母理解,弄得心力交瘁,疲憊不堪,實在令人同情心疼。
  最近,“空巢老人”“失孤老人”等老人群體,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關懷,有口皆碑。不過,隨著當代人壽命的延長,群體越來越大的“初老”老人,對他們的關懷,卻有意無意忽視了,這是不對的,應該得到改正。
  “初老”老人需要“走心”關懷。新聞媒體和社會輿論要加大對“初老”老人關懷的宣傳力度,讓大家多站在需要幫助的“初老”老人一方想一想,多一點現代手段,把工作做細、做實,讓他們得到心理安慰和幫助。政府相關部門要重視“初老”老人這一特殊群體,從精神和物質上給予“精準”照顧。作為“初老”老人子女,也應該體諒自己父母難處,不要凡事都依賴父母,像照顧孩子之類事情,就可以通過雇傭月嫂、保姆、家政人員等辦法來幫助解決,盡量少麻煩父母;同時,擠時間主動照顧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讓自己的父母早日從生存困境中走出。

更多

熱門關鍵詞:孝道 老人 走心 曹燦輝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