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好媳婦牌匾送娘家,媒體批評更應該理性
作者:苗鳳軍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近日,山東棗莊。山東一地評出“好媳婦”戴紅花游街,“教女有方”的牌匾敲鑼打鼓送至娘家。好媳婦代表白艷榮稱自己會繼續(xù)孝敬公婆、和睦鄰里,做好家務工作。街道辦主任表示此次評選希望更多人向“好媳婦”們學習,將牌匾敲鑼打鼓地送至娘家,讓娘家人感受到好媳婦的榮光。(2023年3月8日北京青年說)
山東棗莊評選好媳婦,白艷榮同志因為多年照顧癱瘓在床的丈夫,孝敬年邁體弱的公婆獲得了這一榮譽,為了宣揚這一事跡,當?shù)卣块T還專門做了“教女有方”的牌匾送到了其娘家,其事件出現(xiàn),不僅僅在當?shù)厝罕娭幸鹆藦娏曳错懀瑫r也引起了一些媒體的關注。有的媒體對其孝老愛老的行為點贊,有的媒體對于地方政府的作法提出質疑,說白艷榮同志做得是讓人可敬,是值得當?shù)卣碚?,但是當?shù)卣淖鞣?,無異于給白艷榮同志搭建了別樣的貞節(jié)牌坊,是道德綁架行為,有一些事情本來是地方政府應該承擔的責任,而地方政府的作法,忽視了白艷榮同志的感受,歌功頌德的作法,讓此次表彰的更是充滿了諷刺意義。
白艷榮同志的生活現(xiàn)狀是讓人同情,也需要地方政府在日常工作中多多關愛,適當進行一下幫扶,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想一想,在當今社會養(yǎng)老,靠社會、靠政府還是完全不能實現(xiàn)的,很多情況下只能靠家庭。白艷榮的丈夫癱瘓,他需要照顧,作為妻子是有相扶相幫的義務,這是任何一個妻子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有一句話說得好,“少來夫妻老來伴”,面對丈夫的疾病,她只能自己更多的付出,如果扔給兒女,現(xiàn)在的社會生活壓力大,孩子們也需要賺錢生活,根本不可能長期相守。疼愛丈夫,疼愛子女,她也只能這樣選擇。照顧公婆,或者不是她的義務,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也沒這樣的規(guī)定,但是作為一名女性,品性善良,多年與公婆生活在一起,對于公婆生活存在困難她怎么忍心會無視之。照顧公婆,出于感情,從當前的人理常倫上講,她也是應該的。白艷榮同志所做的,應該受到地方政府的表彰,也應該獲得全社會的尊重與學習。
在這一事件中,還有要說的是,在評選好媳婦的工作中,山東棗莊的作法也不是全國第一個這樣做的地方,也應該是參照某些地區(qū)政府部門的作法,通過過去相關媒體的報道,這樣的同類事件,早在2017年就在陜西省和河南省某些地區(qū)出現(xiàn)過,在評選好兒媳工作中,向娘家送牌匾棗莊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當今時代,中國的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嚴重,養(yǎng)老還主要以家庭為主,正是這樣白艷榮事跡應該獲得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宣傳,地方政府更應該在多方面進行獎勵。還有就是對于同類家庭,在照顧老人方面有特殊困難的,地方政府也應該出臺相應的措施,幫助百姓解決養(yǎng)老存在的實際問題,并且在關注老人養(yǎng)老這一社會難題上,在2023年的全國兩會上,上海團舉全團力量,建議政府在養(yǎng)老工作中立法支持。宣揚孝道,讓家庭養(yǎng)老和社會養(yǎng)形成新風尚,更能夠讓孝道和品德高尚的人得到全社的尊重,未來養(yǎng)老的困局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nèi)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錢桂林:將“小樹苗”“栽”在新時代的“春天
小學生撿16萬元黃金還失主 投桃報李是最好后續(xù)
廖衛(wèi)芳:防范“瞬盲”駕駛需要司機“做足功課
讓“民生議事廳”打通鄉(xiāng)村治理最后一米
“不出國不考試就可拿國外文憑”?坑你沒商量
廖衛(wèi)芳:化解“加梯糾紛”還需用好三招
高顏值女生大學畢業(yè)養(yǎng)豬并不丟人
周志宏:車多樁少 新能源車“充電難”亟待破
郭喜林:父親13歲在永寧鐵匠鋪學徒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