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金福:外賣“無需餐具”成擺設如何破解?
作者:葉金福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這個‘無需餐具’的選項,似乎有些‘雞肋’,即便我選了它,送來的外賣中還是會有餐具。”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多地消費者點外賣時,“無需餐具”選項大多失靈——即使選了“無需餐具”,商家也照送不誤。一些受訪者感嘆,想要在點外賣時節(jié)約點資源太難了。(1月19日《成都商報》)
眼下,點外賣、吃外賣已成了很多人的一種日常生活方式,但由于外賣商家往往會給點餐的消費者配搭各種一次性餐具,如筷子、勺子、餐盤、餐杯等,這也無形之中會造成巨大的餐具浪費。
早在2021年,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huán)發(fā)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就提出,倡導酒店、餐飲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另外,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有關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也明確規(guī)定:餐飲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餐具。為此,近年來,多家外賣平臺相繼推出“環(huán)保單”,即在點餐時選擇“無需餐具”選項,盡量讓訂單更環(huán)保。
但事實上,由于種種原因,“無需餐具”選項竟然成了一種擺設。據了解,之所以出現(xiàn)“無需餐具”選項成擺設的現(xiàn)象,既有外賣商家擔心沒送餐具而被消費者打差評的原因,又有平臺監(jiān)管不嚴,或缺少有效治理手段的原因,也有宣傳推介不到位的原因。“無需餐具”選項成擺設,不僅浪費了資源、增加了污染,也消耗了熱心環(huán)保人士的善意,更消解了此項機制功能設立的初衷。
因此,筆者以為,破解外賣“無需餐具”選項成擺設,還需綜合施策。首先,外賣平臺應積極擔負起嚴格把關的主體職責,既要嚴監(jiān)管、嚴督查,又要強化整改。對那些不嚴格落實“無需餐具”選項的商家,該約談的要約談,該停業(yè)的要停業(yè),該罰款的要罰款,倒逼其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定,切實履行買賣合約。其次,餐飲行業(yè)要把綠色消費行為納入“美麗中國建設”“綠色低碳發(fā)展”等綜合考評體系,促使“無需餐具”選項名副其實。其三,餐具生產企業(yè)應加強環(huán)境友好型材料研發(fā),探索可行的餐具循環(huán)模式,通過回收再利用的方式,避免造成外賣餐具的大量浪費。
同時,消費者在點外賣時,也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該選擇“無需餐具”時,就應選擇“無需餐具”選項,確保外賣單成為“環(huán)保單”。切忌不管有無餐具需求,都對“無需餐具”選項一概置之不理。
此外,政府部門也應在稅收、場地租賃等方面制定相關優(yōu)惠政策,讓外賣商家和網絡平臺都得到實實在在的“環(huán)保紅利” ,自覺落實“無需餐具”的相關規(guī)定,從而確保每一單外賣都能成為“環(huán)保單”,既幫助消費者節(jié)省餐具費用,又避免不必要的餐具浪費。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董議元:讓新時代“楓橋經驗”熠熠生輝
殷建光:高質量奔騰鼓舞人心 臘八粥香催人奮
陳鏡伊:“聊”民生方能暖民心
廖衛(wèi)芳:企業(yè)推遲發(fā)放“年終獎”也是一種薪資
曹燦輝:讓“趴桌午休收費”令行禁止
廖衛(wèi)芳:春運營運車輛“全面體檢”很有必要
殷建光:發(fā)展文旅需“瘋更”需“功”
王佳祺:龍年將至 年輕干部要有“龍氣”
陶淑杰:基層黨員干部扛住事情的必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