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侶困喜馬拉雅,有種美好叫曾一起

作者:張洪泉 稿源:時評界 編輯:時小川
中國臺灣的一對情侶梁圣岳和劉宸君,早前赴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qū)登山,在3月9日失蹤后,4月26日終于獲救,男方暴瘦30公斤,保住性命,其女友卻在被發(fā)現(xiàn)前3天去世。(每日經濟新聞4月30日)
喜馬拉雅山是一座圣山,每年都有N多探險者去朝圣,每年都有N多人爬上不同的高度,也有到達頂峰的。但人生最求的意義不止是長壽,小姑娘能在有生之年去實現(xiàn)自身的超越,能在彌留之際得到心愛之人的相伴,足以;有一種美好叫曾一起。
看著照片,瀏覽完報道,內心有一種無限的感慨,既有對女孩早逝的痛感,有對大自然的一種敬畏,還有對生命的一種感贊。在生命的最后關頭,兩個人沒有只想自我生存,而是彼此鼓勵,爭取一起走向成活。在經過生死的歷練中,無論死亡還是存活,都是一個勝利者,都是人類的楷模。
人這一輩子,即便是無病無災,正常死亡的也不就是100多歲,合起來也就不到四萬天,但是如果沒能去感受世界,如沒能讀萬卷書,沒能行萬里路,沒能歷萬般事,機械重復著每一天,最后終老,這樣的生活又有什么意義?我很崇拜宇航員冒險去探索太空,我很敬仰每次去探險世界最高峰的勇者,我很關注那些為了實現(xiàn)目標而不懈努力的探路者,因為成功、成就不僅僅是結果,更多的美好在路上。
于新俊曾經問過我:“老張,如果給你兩條路,一條是活到100歲,一條是做一個月的皇帝,隨后死去,你選哪條?”當時我沒有想出答案,于新俊告訴我:“要是他,就選當一個月的皇帝。”我很敬佩老于的選擇,因為他生活的有目標,而且盡管當皇帝的時間短,一個月足以享受到人間的各種快樂和其他,同時也能風流千古,或者遺臭萬年,總之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影子。
一些哲學家、文學家,或者其他大家,經常說名與利都是虛的,眼一閉燈一黑,什么都沒了。事實上也是如此,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帝王之家尚且如此,又區(qū)區(qū)你我這等平民乎?兩位青年一死一生,死者偉大,生者光榮,他們?yōu)閷崿F(xiàn)自己的夢想去努力拼搏過,這種奮斗精神永存。不過,在面對危險的時候,我還是建議盡量適當躲避,安全第一。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杜才云:節(jié)假日怎成官員翻不過的“坎”?
程振偉:別用異樣的眼光看待“范雨素”
為何榜樣的名字,依然環(huán)繞在耳邊?
隔山:"以勞動為榮"成就出彩人生
侯文學:快遞垃圾污染不可忽視
曾德鳳:看權力這根魔杖
李忠卿:膠水粘手示愛,不妨理性看待
李六合:老年人防騙要“戒之在得”
李忠卿:交10元即可領5萬,到底誰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