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時政財經 > 列表

曹燦輝:“糧食增產減損”都得抓緊!

2024-02-07 09:35:53 m.oc3-line.com 來源: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wěn)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yè)強國的頭等大事。我國糧食產量已經連續(xù)9年穩(wěn)定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安全形勢總體向好。不過,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國耕地...

  作者:曹燦輝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據2月4日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意見》,也就是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fā)布。明確了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重點任務,其中要求,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wěn)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yè)強國的頭等大事。我國糧食產量已經連續(xù)9年穩(wěn)定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安全形勢總體向好。不過,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國耕地資源有限,隨著氣候變化影響日益加劇,環(huán)境約束日益趨緊,我國糧食產量實現持續(xù)高位增產難度加大。同時,我國糧食生產損耗也很嚴重。有采訪調查資料顯示,受收獲時間選擇不精準、農機精細化水平低、倉儲條件不達標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我國小麥、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在收獲、保管、運輸等環(huán)節(jié)不同程度存在漏損狀況。另外,餐桌浪費現象更是依然多發(fā)普遍。糧食安全形勢嚴峻,問題不可小看。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毫無疑問,貫徹落實好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護航國家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勢在必行。為此,還需打好糧食增產減損“組合拳”。一方面是增產。要保持糧食生產面積總體穩(wěn)定,有條件的地方要挖潛擴面。同時,要加強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業(yè)科技支撐,構建現代農業(yè)經營體系,增強糧食調控能力。另外,也要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在提高單產上,集成推廣良田良種良機良法,抓好播種質量提升工程。此外,還要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qū)利益補償機制,確保種糧農民增產增收,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和地方抓糧積極性。

  另一方面是減損。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tǒng)計,每年全球糧食從生產到零售全環(huán)節(jié)損失約占全球糧食產量的14%。這個損失降低1個百分點,就相當于增產2700多萬噸糧食,夠7000萬人吃一年??梢姡訌妼ΡU霞Z食安全、減少糧食損失浪費的宣傳教育,意義重大,作用明顯,必須抓緊抓好。

  再進一步看,做好糧食減損工作,還應加強全鏈條管控體系建設。要加強生產源頭管控,做好運輸環(huán)節(jié)減損,提升糧食加工利用水平,有效減少糧食在儲藏中的損失。同時,也要在技術上加強各環(huán)節(jié)基礎性科學研究,讓科技創(chuàng)新為糧食減損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撐。比如,推廣使用智能農機裝備,降低小麥、水稻、玉米機收損失率。又如,設置大米國家標準加工精度上限并加以落實,以提高總出米率。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從消費環(huán)節(jié)來看,該把餐桌當成糧食減損主戰(zhàn)場。餐館應為顧客提供半份菜、小份菜,協(xié)助打包,避免浪費。每個人也都要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自覺踐行光盤行動,讓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蔚然成風。

更多

熱門關鍵詞:糧食 曹燦輝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