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時政財經 > 列表

糧食產能和質量提升,是糧食安全永恒主題

2023-02-14 16:08:40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要把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當作頭等大事,并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只有強化黨的領導,才能統(tǒng)籌規(guī)劃,分步實施,并形成有效監(jiān)督機制。...

  作者:郭喜林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未來產能提升的難度比以前更大,新一輪千億斤產能提升工程,將突出強調黨政同責抓糧食生產的鮮明導向。2月13日發(fā)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開展噸糧田創(chuàng)建”(新京報網2023年2月13日)。

  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要把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當作頭等大事,并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只有強化黨的領導,才能統(tǒng)籌規(guī)劃,分步實施,并形成有效監(jiān)督機制。

  糧食產能和質量提升,是一個多方面的系統(tǒng)工程,絕不單單是農業(yè)和農村工作部門的事情,各相關部門必須在黨的領導下,齊心協(xié)力,實施科學規(guī)劃。尤其是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科技部門、水利和自然資源部門,以及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門與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必須團結一致,各司其責,盡職盡責,并理順合作關系,以科技創(chuàng)新為指導,加大糧食產能和質量提升的工作力度。

  而且,必須在統(tǒng)籌部署的前提下,要對各項工作進行科學分解,進而形成既分工負責,又密切合作的高效運行工作機制;而且,更要對嚴格考核和責任追究進行明確定位。只有加大科學管理力度,強化責任追究,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在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中,必須弄清楚為什么是“產能提升行動”,而不是產量提升行動?產能提升對于強化和保證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和優(yōu)勢是什么?應當如何提升糧食產能,需要解決哪些科學技術難題,應該如何鋪平道路?只有把問題搞清楚、弄明白,才能讓每個職能部門積極主動承擔責任與義務,并把各自的責任落實到位。

  糧食產能的提升,既離不開種子,又離不開各種生產資料的大力支持。而且,必須在穩(wěn)定市場價格方面加大協(xié)調和依法監(jiān)管工作力度。尤其是對于土壤的科學監(jiān)管,是不能放松的;尤其是農業(yè)現代化的創(chuàng)新程度,必須加速前進,并形成廣泛優(yōu)質服務體系。

  人們常說,水利是農業(yè)的命脈。如何提高農田科學灌溉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各級水利和農業(yè)農村工作部門必須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才能把山水田林路進行綜合治理,并最大程度地減輕農民負擔,降低糧食生產成本,不斷提高糧食生產質量和產量,不斷提高糧食生產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在大力推廣農業(yè)現代化的過程中,必須積極引入科學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化。只有把信息化、機械化和智能化有機結合起來,農業(yè)現代化建設才能為國家的糧食安全打下堅實基礎,中國農業(yè)現代化建設才能為建設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前所未有的巨大歷史貢獻。

  關心、聚焦、支持農業(yè)現代化建設,人人有責。大力推動糧食產能和質量提升,刻不容緩,勢在必行。大家要在黨的領導下,精誠團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只有大家齊心協(xié)力,攻堅克難,不畏艱險,砥礪前行,才能在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取得新的更大勝利。

更多

熱門關鍵詞:糧食 安全 主體 郭喜林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