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玉強:上海流浪漢爆紅折射獵奇心態(tài)與需求困境
[導讀] 這位流浪漢現(xiàn)在火到什么程度?在快手、抖音、火山等短視頻平臺,大量關于他的短視頻正成霸屏之勢,一些視頻顯示,百余名從全國各地趕來的網友、主播紛紛舉起手機對他拍攝、直播,...
作者:龐玉強 稿源:時評界 編輯:時小川
最近兩天,一位上海街頭的流浪漢在網絡上火了。據紅星新聞、澎湃新聞等報道,在上海車水馬龍的街頭,一名衣衫襤褸的流浪漢席地而坐,蓬頭垢面但語出驚人。面對陌生人的鏡頭,他用標準的普通話講《左傳》《尚書》,談企業(yè)治理,談人生道理。這名叫沈巍的流浪漢原來是一名審計局工作人員,因執(zhí)著于撿垃圾被家人和單位所不理解,加之其他一些原因選擇了帶薪休假后流浪街頭26年。
這位流浪漢現(xiàn)在火到什么程度?在快手、抖音、火山等短視頻平臺,大量關于他的短視頻正成霸屏之勢,一些視頻顯示,百余名從全國各地趕來的網友、主播紛紛舉起手機對他拍攝、直播,甚至有網友稱其為“國學大師”,更有一些網友請其指點迷津,“大師”之聲不絕于耳,一些網友還發(fā)出“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這樣的感慨,對其頂禮膜拜。
流浪漢沈先生真的是網友口中的“大師”嗎?筆者仔細觀看了數(shù)段視頻后,發(fā)現(xiàn)他確實談吐不凡,所談內容涉及面廣,引經據典,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通過媒體的報道可知,這是他多年養(yǎng)成愛讀書習慣的結果。流浪期間,沈先生除了撿垃圾外,就是讀書,這種好學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和弘揚。但深入了解沈先生所看書籍后就會發(fā)現(xiàn),他看的這類關于歷史之類的文科書籍,雖然與“國學”沾邊,但充其量不過是“國學”研究的初級階段的書籍,距離真正的國學研究還很遠。他自己也反復強調自己是“半瓶子水平”,可見他本人對自己的水平有著很清醒的認知,但眾多網友們卻迷失了。
一名“國學”愛好者、入門者為何被眾網友追捧并冠以“大師”名號?我想,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沈巍身上的反差給人帶來的強烈刺激。“流浪漢出口成章”、“農民工天生好嗓”等身份、外表與實力的反差,滿足了網民獵奇的目光和“逆襲”的幻想,也符合了這個時代“網紅”的特質,火起來也就順理成章了。流浪漢越來越火的另外一個原因還在于眾網友、主播的追捧。這些網友、主播中有一部分真心仰慕沈先生的學識與才華,但更多人蜂擁追捧卻帶有明顯的目的性:蹭流量、賣產品、炒自己……一些外表靚麗的主播甚至舉牌高喊要嫁給流浪漢,其炒作目的昭然若揭。
沈先生被網友冠以“國學大師”追捧也反映了文化快餐化、碎片化時代年輕人對國學或者說對文學素養(yǎng)的需求困境。除了物質的需求外,人們還有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但隨著網絡文化、短視頻等的興起,現(xiàn)在的年輕人越來越難以靜下心來讀一本書,更別說對艱澀難懂的國學經典進行咀嚼、品讀了。毋庸置疑,那些對流浪漢頂禮膜拜的網友,確實有著對國學知識的學習需求和提升自身才華的想法,但他們有幾個能夠真正靜下心來通讀一下《論語》《史記》,又有幾人能夠心平氣和的聽上一堂真正的國學專家的講座?各大高校、科研機構內真正研究國學的專家、學者哪個不是滿腹經綸、才華橫溢?真正的國學講堂又有幾個網友認真去聽、學?一邊對流浪漢口中簡單樸素的“國學”常識頂禮膜拜,一邊卻對真正的國學大師的書籍和講座、活動視而不見,還嚷出的口號“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是浮躁風氣導致了人們對快餐文化的盲目追捧,還是快餐文化消磨了人們靜心修養(yǎng)的秉性?
腹有詩書、心地善良又好學的沈先生流浪半生,有時代、家庭的原因,也有其自身的原因,今日的爆紅從另外一個層面說也是對他多年堅持讀書的一種肯定。筆者衷心的希望網友能夠從沈先生身上看到好學的精神、認識到學識的力量,而不是盲目的跟風、崇拜和捧殺。筆者也衷心的希望和祝愿沈先生有一個圓滿美好的結局。
相關新聞:
·毛開云:上海貪腐區(qū)長其實也很“可愛” (2012-04-23)
·豈能以“騷擾”之辯防范地鐵“咸豬手”? (2012-06-25)
·由“擾”到“騷”上海地鐵是否避重就輕? (2012-06-26)
·抗議能消除“性騷擾”嗎 (2012-06-26)
·張繼:上?!靶碌赝酢庇猩稑撕炓饬x? (2012-10-13)
·汪憂草:雷人標語“秀”的是上海市儈文化 (2013-01-07)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新產業(yè)大亨被民間智庫看好 (2015-04-06)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
曾德鳳:禁果好吃
侯文學:老人莫中收藏品詐騙圈套
游德福:違章女扇民警被刑拘具有警示意義
丁恒情:接受200次性賄賂,松掉不止腰帶
李兆清:眾志成城,擘畫鄉(xiāng)村振興美好藍圖
苗鳳軍:交警靠消分斂財4000萬 該動動刀了
游德福:八旬嫗越柵“逃離”養(yǎng)老院令人沉思
宋鵬偉:人命關天,少些吹毛求疵
李丁喬:合法收入曬曬也無妨
劉超:堅持優(yōu)勝劣汰 健全干部動態(tài)管理機制
侯文學:老人莫中收藏品詐騙圈套
游德福:違章女扇民警被刑拘具有警示意義
丁恒情:接受200次性賄賂,松掉不止腰帶
李兆清:眾志成城,擘畫鄉(xiāng)村振興美好藍圖
苗鳳軍:交警靠消分斂財4000萬 該動動刀了
游德福:八旬嫗越柵“逃離”養(yǎng)老院令人沉思
宋鵬偉:人命關天,少些吹毛求疵
李丁喬:合法收入曬曬也無妨
劉超:堅持優(yōu)勝劣汰 健全干部動態(tài)管理機制
圖評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