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燦輝:防止駕考“替考”,還需“關口前移”
[導讀] 陳明已經(jīng)參加了8次駕駛證科目一的考試都沒有通過,于是想到找張偉替考的方式,欲蒙混過關。張偉在朋友的懇求下答應了替考,本以為即使查出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沒想到后果這么嚴...
作者:曹燦輝 稿源:時評界 編輯:時小川
近日,一男子因8次駕考沒通過,找朋友替考,結果雙雙被齊齊哈爾市龍江縣警方刑拘。(3月24日東北網(wǎng))
陳明已經(jīng)參加了8次駕駛證科目一的考試都沒有通過,于是想到找張偉替考的方式,欲蒙混過關。張偉在朋友的懇求下答應了替考,本以為即使查出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沒想到后果這么嚴重。
駕考“替考”,不是“小錯”,而是一種違法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84條第1、4款規(guī)定,在國家法律規(guī)定的考試中(高考、司法考試、研究生考試以及駕考等)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1款規(guī)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駕考“替考”,比高考舞弊危害更甚,挑戰(zhàn)駕考公平,破壞社會風氣,危害自己和公共安全,對相關人員,理當依法嚴懲。
防止駕考“替考”,還需“關口前移”。一方面要執(zhí)行駕考“責任倒查”,對公職人員駕考失職實行追責,予以“零容忍”;另一方面要加強“事前監(jiān)管”,健全駕考培訓考試整體制度,加強各個環(huán)節(jié)改革,讓監(jiān)管系統(tǒng)科學化、常態(tài)化,嚴把駕駛員“出口關”,將交通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
相關新聞:
·杜先貝:替考不能僅是安徽信用社的家丑 (2013-05-02)
·葉傳龍:替考違紀不是家丑而是公害 (2013-05-03)
·鄧閩軍:駕考培訓費上漲要透明更要有底線 (2013-01-11)
·李云勇:新駕考嚴得并不光明磊落 (2013-01-14)
·交警給派出所警車貼罰單何以讓民眾熱議 (2012-06-19)
·“我爸是交警”緣何成了關鍵詞? (2012-06-19)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新產(chǎn)業(yè)大亨被民間智庫看好 (2015-04-06)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
郭喜林:郗同福貪68套房30個車位不是福
畢國民:分清專車,讓真“救護車”救人
曾德鳳:獎勵失敗
索曉君: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yè)從實踐開始
石丹丹:警惕落入充值陷阱
趙穎慧:“自律”是“熬夜”的良藥
韋其江:仿像識鮫人,傾心已相付
游德福:為遭掌摑不計較還失物的的哥點贊
劉欣:三十歲倒計時,我們都在焦慮些什么
從“校園貸”到“714高炮”——高利貸為何屢
畢國民:分清專車,讓真“救護車”救人
曾德鳳:獎勵失敗
索曉君: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yè)從實踐開始
石丹丹:警惕落入充值陷阱
趙穎慧:“自律”是“熬夜”的良藥
韋其江:仿像識鮫人,傾心已相付
游德福:為遭掌摑不計較還失物的的哥點贊
劉欣:三十歲倒計時,我們都在焦慮些什么
從“校園貸”到“714高炮”——高利貸為何屢
圖評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