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夫:“野外用火引發(fā)森林火災被行拘”是警示課
作者:井夫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4月初,梅州市出現的明顯降雨緩解了森林防滅火形勢,但是最近幾日氣溫回升,天氣持續(xù)晴朗,森林火災易發(fā)。近日,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華城鎮(zhèn)西林村一村民因野外用火,不慎引發(fā)山火,被行政拘留。(4月18日《梅州日報》)
眾所周知,森林火災是一種突發(fā)性強、破壞性大、處置救助較為困難的自然災害。近年來,各地森林火災事故時有發(fā)生,不僅會燒毀成片的森林,還會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破壞森林涵養(yǎng)水源的作用。同時,也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據了解,森林火災的起因主要有兩大類:人為火和自然火。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發(fā)生的森林火災中人為因素導致的火災占了90%以上。此次,梅州市五華縣華城鎮(zhèn)西林村一村民因野外用火,不慎引發(fā)山火。這說明,森林防火重在“防人”。
同時,“野外用火引發(fā)森林火災被行拘”也無疑具有一定的警示意義,這不僅是對當事人的一種嚴懲和震懾,更是對其他人的一種警示和威懾??梢哉f,“野外用火引發(fā)森林火災被行拘”是一堂生動的警示教育課。
此外,這起森林火災事件,也提醒相關部門防范“人為”導致的森林火災,還需“雙管齊下”。一方面,要做好森林防火宣傳和預防工作。相關職能部門不妨通過報紙、廣播、電視和網絡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森林防火相關知識,比如:不攜帶火種進山;不在林區(qū)吸煙、用火把照明;不在林區(qū)內狩獵或放火驅趕動物;不在山上野炊、燒烤食物;不在林區(qū)內上香、燒紙、燃放煙花爆竹;不燒荒、燒田埂草等,做到防患于未“燃”。另一方面,要跟進“嚴懲機制”。一旦發(fā)生人為原因引發(fā)的森林火災,相關執(zhí)法部門要采取“零容忍”的態(tài)度,不妨通過“高額罰單”、“追究刑責”等嚴厲處罰手段,讓其既付出“經濟代價”,又付出“法律代價”。
“森林防火,人人有責。”筆者相信,只要“宣傳+嚴懲”雙管齊下,就一定能有效防范森林火災,從而把森林火災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袁文良:讓“達人探店”規(guī)范發(fā)展
李蓬國:物業(yè)經理上門打業(yè)主,別讓物業(yè)成霸業(yè)
周志宏:給老舊電梯免費體檢是一項民生實事
游德福:偷后“完璧歸趙”仍追刑責的警示意義
整容不惜花上百萬元的“書記”,“被判”一點
周志宏:“兒童餐不適合兒童吃”不是小問題
游德福:讓“勤廉窗口”架起為民服務“連心橋
丁家發(fā):“底樓起訴加裝電梯敗訴”具有示范意
市委書記路邊接訪,服務百姓何處都是大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