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文體娛樂 > 列表

苗鳳軍:我看好花800萬抽檢博士論文學術打假

2019-04-08 10:18:40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近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預算,一筆800萬的開支從開支單里脫穎而出,連日來教育部要花800萬抽檢6000篇博士論文的消息引發(fā)熱議。相關的專家對事件出現支招說,應該建立論文公開制度。對...
  作者:苗鳳軍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今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要“懲戒學術不端,力戒浮躁之風”。教育部多次表示將加強對學術不端行為的監(jiān)督懲治力度。(2019年4月7日紅星新聞)
  近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預算,一筆800萬的開支從開支單里脫穎而出,連日來教育部要花800萬抽檢6000篇博士論文的消息引發(fā)熱議。相關的專家對事件出現支招說,應該建立論文公開制度。對于專家的提議且不做什么點評,在這一事件中,筆者要說的是,從中央政府到教育部如此重視這一事件,說明在學術打假工作中,中央要下大力度了。
  學術界存在論文虛假問題應該是由來已久,尤其是論文抄襲現象,從大學生,到讓人敬仰的某些博士,這論文存在虛假行為在當今時代來講,還是相當常見的。虛假論文存在,讓學術界變得渾濁,特別是一些新聞事件出現,讓某些高知識分子其形象也只能是道貌岸然一文不值,如相關新聞報道,僅僅在2018年,我國高校發(fā)生15起論文抄襲事件,其中不乏清華等名校,如1月18日,武漢大學“千人計劃”學者霍文哲舉報同校長江學者李紅良團隊論文造假,并提供若干證據。1月23日,北京外國語大學2012屆博士畢業(yè)生、現供職于湖北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楊佑文在讀博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安徽大學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還有4月,天津大學軟件學院軟件工程專業(yè)2012屆碩士畢業(yè)生李慶昆的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天津工業(yè)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yè)2007屆碩士畢業(yè)生劉琳的碩士學位論文《基于圖像處理技術纖維自動識別系統(tǒng)軟件的設計》論文,比對后發(fā)現,這兩篇論文從標題、摘要、關鍵詞到正文的結構和內容都高度相似,多個段落幾乎一字不差……這些舉報中,有的已經查實,確實存在著嚴重的抄襲現象。這樣的行為出現的高校,或者說是學術界,讓某些學者形象,或者是某些高校的形象是一落千丈。同時在國際學術界也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學術界論文打假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
  如今花800萬抽檢博士論文,將對6000篇博士學位論文進行檢查,這力度不是一般地大,不知道在抽檢過程中,會有多少博士其畫皮會被剝下來,如果真是這樣,他們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事實上教育部花重金,花大量時間和人力去抽檢博士論文,還是想通過這一措施,能夠提醒學術界的知識分子,做人要講誠信,為學要精益求精,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即使是今天獲得了什么樣的榮譽稱號,只不過是曇花一現,在未來,偽裝被剝下,其結果只能是自作自愛。因此為學者,還是在學海中努力求知,通過苦作舟來實現人生最美。
  教育部要花重金抽檢博士論文了,希望通過此次的活動,能夠實現凈化學術界的目的,同時更能夠通過這一措施,及早規(guī)范學術界論文制度,讓每一位高知識分子,其榮譽都是名副其實的,都能夠在知識的領域里,為國家和社會做出大貢獻。

更多

熱門關鍵詞:學術 打假 大學 苗鳳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