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良:莫讓興趣班“壓垮”了孩子
作者:袁文良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在2021年央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金霏、陳曦表演的相聲《如此家長》,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家長帶著孩子穿梭在各種補習班、培訓班、興趣班之間的畫面,生動地展現(xiàn)了部分家長“望子成龍”卻不知不覺“揠苗助長”的尷尬,而臺詞中所謂的“爬旗桿、耍飛叉、打彈弓、捏面人、吞鐵球、嚼燈泡”才藝以及輔導孩子作業(yè)的場景不僅“綁架”了孩子,而且“綁架”了家長。兩位演員惟妙惟肖的表演,幽默卻也發(fā)人深省。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技之長,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有關的比賽中多拿幾個第一。不過,如果不考慮孩子的興趣,不考慮孩子的年齡,不考慮孩子的接受能力,僅僅從“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良好愿望出發(fā),而讓興趣班占盡孩子的業(yè)余時間,甚至正如相聲中所說“把這一天上課要穿的衣服從里到外按順序那么給他穿好了”,而且“吃飯都得隨緣”,勢必會讓孩子感到“好累好累”,時間一長,孩子自然就失去了很多玩樂的時間,進而會引起孩子的抵觸情緒,使孩子感到孤單、寂寞,和父母之間產(chǎn)生隔閡。
所以,家長一定要時刻記住讓孩子參加興趣班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孩子身心更加健康成長,因此要注意走出給孩子報興趣班的誤區(qū),以防興趣班“壓垮”了孩子。
一是不要給孩子報過多興趣班。不論是幼兒園的孩子,還是上了學的孩子,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時,都要注意孩子的年齡特點,根據(jù)孩子的愛好興趣和學習成績采取“拾遺補缺”的方法選擇孩子喜歡、孩子所需的興趣班,而不能什么班都報,更不能看到別的家長給孩子報了什么班也跟風式地給自己孩子去報;
二是不要逼孩子去上興趣班。現(xiàn)實中,很多父母都認為,自己沒有實現(xiàn)的夢想,就要靠孩子來完成。因此,大多數(shù)孩子上的興趣班,多是家長的決策與意愿。所以,家長如果像趕場子一樣逼著孩子去上各種興趣班,會讓孩子覺得這些興趣班奪走了他們的玩耍游戲時間,因而對這些興趣班失去興趣,進而對課堂的學習內(nèi)容也失去興趣;
三是不要扼殺了孩子的真正興趣。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注意觀察和了解孩子的興趣變化,尤其當孩子對某項事物表現(xiàn)出興趣時,家長不要認為是“與學習無關”或是“異想天開”而當頭一棒,而應主動參與其中,引導孩子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并通過興趣班的學習,系統(tǒng)地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如此則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nèi)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翁丁村村民稱起火后打開消防栓停水 壞習慣要
維揚書生:“門牌”成“墓牌”,先別急著吐槽
周志宏:別讓“冷光煙花”給春節(jié)添堵
游德福:學做孺子牛,該低頭時要低頭
20億只分到一塊五毛八,就當交了智商稅
以堅守致敬堅守,為每一個就地過年的你點贊!
苗鳳軍:2021年春晚的家國情懷
游德福:推崇虛懷若谷的“牛精神”
葉紫雯:莫讓春晚被飯圈文化“控了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