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夫:別讓“掐尖招生”破壞教育公平
作者:井夫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全國人大代表、石家莊外國語學校黨總支書記裴紅霞建議:規(guī)范民辦普通高中招生,嚴禁任何高中跨地市“掐尖”招生,落實民辦普通高中審批地招生政策。(3月5日九派新聞)
其實,跨地市“掐尖招生”現象,不僅僅在民辦中小學校招生中普遍存在,在公辦中小學校招生中也普遍存在。“掐尖招生”不但嚴重擾亂了招生秩序,破壞了教育生態(tài),更破壞了教育公平。同時,還加劇了家長和社會的焦慮??梢哉f,“掐尖招生”是一種赤裸裸的“功利教育”。
近年來,一些中小學校為了提升辦學影響力和知名度,達到“名校”效應,不惜采取違規(guī)辦學行為,這其中的“掐尖招生”行為就是一個明證。
其實,學校要想提升辦學影響力和知名度,達到“名校”效應,就應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多在增強學生綜合素質上下功夫,通過扎實的教育質量和嚴謹的校訓校風,提高不同類型和層次生源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而不應通過“掐尖招生”等違規(guī)招生行為“走捷徑”,這勢必造成惡性循環(huán),破壞教育生態(tài)和教育公平。
據了解,為遏制“掐尖招生”違規(guī)行為,多地曾發(fā)出“禁令”,并對違規(guī)“掐尖招生”的學校給予嚴肅處理,這不僅是對當事學校的一種處罰和震懾,更是對其它學校的一種警示和威懾。
此次,全國人大代表、石家莊外國語學校黨總支書記裴紅霞建議規(guī)范民辦普通高中招生,嚴禁任何高中跨地市“掐尖招生”,落實民辦普通高中審批地招生政策。這一“建議”很具有代表性,理應引起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高度重視。
筆者以為,要遏制“掐尖招生”行為,教育行政部門應“主動作為”。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履行好主體責任,不妨出臺專門的“招生禁令”,進一步加強學校招生管理,規(guī)范招生秩序,規(guī)制“掐尖招生”行為。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要對“掐尖招生”違規(guī)行為采取“零容忍”的態(tài)度,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縱容,不妨通過“約談”、“叫停”、“行政干預”、“行政處罰”等多種手段,堅決查處各種違規(guī)招生行為。
此外,還需建立健全舉報獎勵制度,鼓勵學生和家長對“掐尖招生”行為給予投訴舉報,讓“掐尖招生”違規(guī)行為“露頭就遭打”。
相信,只要教育行政部門“主動作為”,再輔以舉報獎勵制度,就一定能有效遏制“掐尖招生”違規(guī)行為,從而切實守護教育生態(tài),維護教育公平,讓更多的孩子享有均等的教育機會,既上好學,又讀好書。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苗鳳軍:高考英語成選考項,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郭喜林:故鄉(xiāng)的土地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源泉
童其君:“碼上通”貴在“馬上通”
維揚書生:孫子騎車載爺爺回家,先別忙著點贊
郭喜林:一心向黨是雷鋒精神的精髓
“70歲以下的老人都愿意工作”是徹頭徹尾假命
廖衛(wèi)芳:勞動者“拒絕加班”不該是一道難題
葉金福:“垃圾分類”還需久久為功
朱波: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潁上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