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林:淺談男女擇偶
作者:郭喜林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現(xiàn)在年輕人找對象,都在用顯微鏡看對方。尤其是某些女方,列出的標準清單令人不寒而栗。首先,男方的收入必須比女方高;其次,必須有房有車;其三,更重要,那就是婚后不能和婆家父母在一起生活。按照這樣的要求,那就是要讓男人娶了媳婦忘了娘。
而且,男方的學歷要比女方高,男方的格子要比女方高,男方的身高要在一米八以上;而且,男方婚后要打掃屋里衛(wèi)生,且會做飯,并刷鍋洗碗。照此看來,女方真是把自己當成皇后和正宮娘娘了,就差高薪聘請丫鬟了。
要我說,高低胖瘦沒關系,必須因人而宜。只要雙方有緣,只要感情合得來,只要彼此相敬如賓,互諒互讓,一心一意過日子,比什么都好。
夫妻配對,個高個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方的人品如何,兩個人的感情怎么樣。如果人品不好,再好看的女人也是墻上冰冷的一張畫。記得,我國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有一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小說作品,由于身高差距違反世人的習慣而被誤解、被嘲笑甚至被迫害,在經(jīng)歷了種種不幸之后,人們才看到了他們之間深切、真誠而又十分可貴的愛情價值。
尤其是著名文學巨匠老舍先生在他的散文作品《婆婆話》中的精辟論述,值得我們深思。老舍先生告訴我們:“至于娶什么樣的太太,問題太大,一言難盡。不過,我看出這么點來:美不是一切。太太不是圖畫與雕刻,可以用審美的態(tài)度去鑒賞。人的美還有品德體格的成分在內。健壯比美更重要。一位愛生病的太太不大容易使家庭快樂可愛。學問也不是頂要緊的,因為有錢可以自己立個圖書館,何必一定等太太來豐富你的或任何人的學問?據(jù)我看,結婚是關系于人生的根本問題的;即使高調很受聽,可是我不能不本著良心說話,吃,喝,性欲,繁殖,在結婚問題中比什么理想與學問也更要緊。”
但是,在現(xiàn)實當中的當代年輕人大多很自私,很幼稚。他們只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婚姻問題,他們只想著如何享受人生中的榮華富貴,卻不考慮買房買車的錢究竟是從哪里來的。真正能自己養(yǎng)活自己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真正不愿意啃老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能肩負起尊老敬老責任的年輕人來越少。現(xiàn)實告訴人們,傳統(tǒng)意義上養(yǎng)兒防老的思想觀念已經(jīng)不太靠譜。
因為,有不少父母對待獨生子女的教育,已經(jīng)偏離了傳統(tǒng)美德和尊老敬老的良好家庭教育軌道,一味地嬌生慣養(yǎng),甚至是溺愛,已經(jīng)讓不少獨生子女變成了“皇帝”和“皇后”。所以,不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女兒婚后不背任何經(jīng)濟包袱,該享受的一樣不能少。尤其是巨額彩禮,讓不少農(nóng)村父母背上了極其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但是,為了給兒子娶媳婦,當父母的只好到處向親朋好友借錢,實在湊不夠數(shù)只能到銀行貸款。而且,這是農(nóng)村小伙子娶媳婦面對的現(xiàn)實和難題。
當然,在現(xiàn)實當中,不要彩禮,不要房不要車的姑娘也有。但是,這樣的好姑娘太少了,小伙子們打著燈籠找不著。能找著這樣的好媳婦,那真是祖上八輩子修來的福。
當父母的,只能讓自己聰明一些,只要兒女們喜歡的對象,千萬不要當絆腳石。而且,要對未來的兒媳和女婿好一些。只有放開手腳讓兒女們自己決定終身大事,才能讓孩子們懂得如何承擔責任與義務。只要成了一家人,就要以心換心,以誠相待,當父母的,千萬不要這也看不慣,那也不順眼。盡管兒媳婦不是自己親生的,但一定要當成自己的女兒一樣關心愛護;盡管女婿不是自己親生的,一定要當成兒子去疼愛。俗話說得好,一個女婿半個兒;俗話說得好,兒媳孝順公婆,那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父母。女婿孝敬岳父岳母,不僅是理所應當,而且是前世修來的福。
要想達到這樣的預期效果,年輕人必須瞄準有責任擔當?shù)娜?。因為,能頂半邊天的女人,才是小伙子一輩子的幸?因為,能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遇到挫折永不退縮的男人,才是女人值得托付終生的好男人。不管男女,千萬不要把身高、長相和財富當成擇偶的唯一標準。只有把人品放在第一位,你才不會讓自己看走了眼?,F(xiàn)在為啥離婚率那么高,就是因為彼此看走了眼。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游德福:人生何時都不晚
周志宏:利用“神器”騙了4700萬 給誰敲警鐘
游德福:土特產(chǎn)變“金飯碗”譜寫振興華章
丁家發(fā):“威海好人”也造假?評選不能僅看事
黃躍成:粒粒皆辛苦 學生外賣豈能一扔了之
“威海好人”入選者事跡造假,調查處罰不能少
半年56人主動投案,反腐成績單有點兒尬
郭喜林:照顧好自己不是容易的事
周志宏:別被“科學玩具”“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