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時政財經 > 列表

魏芳:守護好“腳下安全”也是一道民生考題

2023-04-06 10:06:36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按說,管理好一只小小的窨井蓋也并非什么難事,只要管理部門責任到人,分區(qū)管理,及時查看,發(fā)現(xiàn)井蓋破損、缺蓋就及時修復或把蓋子蓋上,就完全可...

  作者:魏芳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這個井蓋松動了,有安全隱患,得趕緊上報更換……”4月5日,山西省太原市古交消息,西曲街道礬石溝社區(qū)的網格員、志愿者等組成排查小組,針對轄區(qū)大街小巷的井蓋進行了隱患排查,保障居民“腳下安全”。(4月6日《太原晚報》)

  近年來,各地城市因窨井“缺蓋”而導致行人受傷,甚至喪命的事例已發(fā)生多起。據(jù)近期媒體梳理,深圳一名環(huán)衛(wèi)工人種植綠化植被時不慎跌落井中,不幸遇難;浙江一位孕婦掉入井蓋松動的窨井,一尸兩命;湖北一名男童放風箏時意外墜入沒有井蓋的窨井,不幸溺亡……“窨井吞人”悲劇之所以頻頻發(fā)生,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井蓋破損、井蓋缺蓋所致。

  按說,管理好一只小小的窨井蓋也并非什么難事,只要管理部門責任到人,分區(qū)管理,及時查看,發(fā)現(xiàn)井蓋破損、缺蓋就及時修復或把蓋子蓋上,就完全可避免“窨井吞人”。

  但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城市大街小巷里窨井的管理往往處于“失管”狀態(tài),一些管理部門往往是將井蓋“一蓋了之”,至于井蓋破損、缺蓋了,大多無人及時修復,往往直到出現(xiàn)“窨井吞人”悲劇了,才會去追究責任。這無疑是一種管理缺位的表現(xiàn),更是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一種漠視。

  眾所周知,大街小巷里的窨井一旦“缺蓋”,窨井就必然會成了“陷阱”。而這個“陷阱”隨時關乎著廣大人民群眾的“腳下安全”。可以說,一只小小的窨井蓋,表面上看似乎并不起眼,但它卻考驗著我們城市管理者的責任、能力和水平,也關乎著對人民群眾“腳下安全”的重視程度。

  如何守護好群眾的“腳下安全”?筆者以為,北京和廣州的做法值得借鑒和推廣。比如:自2002年起,北京啟用“京標”井蓋,要求能防偷盜、防墜落、防移位、防震響、防跳動,并在千個井口安裝反光警示桿,井蓋移位將自動彈起。再如:2022年4月1日,廣州專門出臺并實施《廣州市井蓋設施管理辦法》,明確井蓋維護責任人“誰所有、誰使用、誰負責”。這無疑都是強化井蓋“兜底責任”的一種體現(xiàn),不僅有利于井蓋隱患治理,而且也有利于保障公共安全,守護人民群眾的“腳下安全”。

  守護好“腳底安全”也是一道民生考題。筆者衷心希望各地相關部門要時刻繃緊群眾“腳下安全”這根弦,善待好、呵護好、管理好這只小小的“窨井蓋”,從而切實守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腳下安全”。

更多

熱門關鍵詞:安全 民生 考題 魏芳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