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雜談隨筆 > 列表

于曉倩:聆聽“碎碎念”,當好“貼心人”

2023-10-27 16:07:16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聆聽群眾“碎碎念”,在“雞毛蒜皮”中知民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八樗槟睢笨此普f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可其中折射的卻是和群眾利益相關的大事。一言一語皆民生...

  作者:于曉倩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零零碎碎的文字記錄的是百姓的“心頭事”,磕磕絆絆的語言表達的是百姓的“心中盼”。碎碎念”看似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卻蘊含著群眾的真摯情感,滿含百姓的“急難愁盼”。群眾工作任重而道遠,想要做好群眾工作,當好基層“主心骨”,就要善聽群眾“碎碎念”,勤聽群眾“竊竊語”。

  聆聽群眾“碎碎念”,在“雞毛蒜皮”中知民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碎碎念”看似說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可其中折射的卻是和群眾利益相關的大事。一言一語皆民生,一字一句皆民盼。想要真正為民服務,就要俯下身子融入到群眾當中去。拎上小馬扎,坐著小板凳,在村頭巷尾,在墻頭樹下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敞開“話匣子”。在一句句的“家常話”中精準捕捉百姓生活中的“痛點”,找到當前生活中遇到的“難點”,并謹記心間,為以后的工作開展作為參考,做到精準發(fā)力,一擊即中。

  聆聽群眾“碎碎念”,在“雞毛蒜皮”中解民憂。“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碎碎念”是發(fā)現(xiàn)問題的途徑,更是解決問題的法寶。以人民為師,甘做小學生學,在和群眾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主動俯下身子,主動請教,在群眾的“牢騷話”中尋求問題的癥結所在。求教“民間高手”,汲取群眾智慧,凝聚民眾力量,用民智,解民憂,辦民事。

  聆聽群眾“碎碎念”,在“雞毛蒜皮”中向民盼。一句又一句的“碎碎念”飽含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宗旨,需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自覺與責任,將“人民至上”的情懷貫穿事業(yè)奮斗的始終。“碎碎念”是百姓對黨員干部滿意度的直觀反映,黨員干部要把群眾的“碎碎念”踐行到具體工作當中去,在干事創(chuàng)業(yè)中踐行為民情懷。以“碎碎念”為考卷,用“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法,“時時放心不下”的工作態(tài)度,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黨員干部要將群眾的“碎碎念”謹記于心,常懷憂民愛民為民之心,解決好“小麻煩”、“芝麻事”。放下“身段字”敞開“心窩子”,聯(lián)結起一條條干群紐帶,一件件解決百姓的心頭事,穩(wěn)穩(wěn)地托舉起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

更多

熱門關鍵詞:聆聽 貼心人 于曉倩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