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文體娛樂 > 列表

程振偉:“嗜考癥”的病根是評價方式單一

2016-10-30 17:01:34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人類文明發(fā)展的一個標志,是概念產生并放大事情的本質真相。作為考試大國的中國,熱愛考試的學生足以海量計。卻很少有家長或老師認為這有何...

  作者:程振偉 稿源:時評界 編輯:時小川

  《重慶晚報》報道說,西安某中學一高二女生患了“嗜考癥”,癥狀是迷戀考試,如果有幾天不考試就覺得“煩躁、空虛”,并且只要不能得第一就認為是失敗,而考高分的目的,是贏得老師的夸獎和同學的羨慕。

  人類文明發(fā)展的一個標志,是概念產生并放大事情的本質真相。作為考試大國的中國,熱愛考試的學生足以海量計。卻很少有家長或老師認為這有何不妥。但如把熱愛考試到極端稱為“嗜考癥”并加以思考,很多人會發(fā)現(xiàn),“嗜考癥“也是不健康心理的表現(xiàn),理應引起重視和干預,只是個體的病可以治,造成“嗜考癥”的外部環(huán)境怎么治?

  “嗜考癥”其實是一個價值追求問題。社會對“嗜考癥”這個概念不太熟悉,但“學霸”幾乎是人人皆知。追溯“學霸”的來源,很可能是一些學習一般的同學對考試優(yōu)異學生的“敬稱”,其實也反映出不同考試表現(xiàn)學生之間的隔閡。那么這個詞的出現(xiàn),是否也說明了“學霸”在價值追求上的“唯考試至上”,到了讓其他學生敬畏甚至厭惡的地步?“嗜考癥”恰恰反映了部分學霸學生的追求單一,換句話說,他們就是要通過分數(shù)證明自身價值,就算要通過碾壓其他學生獲得成就感,這種表現(xiàn)往好處想,是積極上進,換一個角度來看,則是讓學習的本義扭曲。

  學習是要實現(xiàn) 人的充分發(fā)展。通過吸收傳承前人積累的文明成果,實現(xiàn)原子個體的社會化發(fā)展。學習是為了探究知識和智慧,其 本質是作為社會關系總和的人的自我需要。“嗜考癥“則是讓學習異化 為”通過碾壓別人實現(xiàn)自我價值“,哪怕一次考不上第一,都會“感到很難受”,而考高分,是要讓別人夸獎甚至羨慕自己,讓家長臉上有光。學習是終生的行為,學生時代有“嗜考癥”的人,進入社會,沒有了讓自己感到成就感的“參照對象”,還能保持對學習的渴望和熱情?那么不少狀元老大了了,是否因為他們走出學校,失去了“嗜考”的動力,而不再繼續(xù)學習呢?學習是因為發(fā)自自身需要的興趣,或是為了解決具體問題,這樣的學習才可持續(xù),為了虛榮心而學習,不僅可持續(xù)性有限,而且是一種錯誤的學習價值觀。

  單純批判“嗜考族”遠遠不夠,問題主要出在學校和社會上。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單一,導致學習上一招鮮的學生“奇貨可居“。社會上崇尚”學霸文化“,導致明明患有”嗜考癥“的學生沾沾自喜。一把尺子量所有學生,用一個模子套所有學生,只會讓大多學生成為”失敗者“。中國是人口大國,卻遠非人力資源強國,就是因為學校里的單一人才評價標準,扼殺了太多在其他方面有天賦的天才。唯分數(shù)論、唯學霸至少,只會讓”嗜考癥“成為“優(yōu)點美德”。

  學生的“嗜考癥”主要來自外部生態(tài)。根除學生的“嗜考癥”還是要從學校戒除“嗜考癥”開始。唯分數(shù)論的單一評價方式不改, “嗜考癥”就會泛濫。

更多

熱門關鍵詞:證件 病根 方式 程振偉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