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林:有感于《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擂主鄧雅文
作者:郭喜林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7月23日,來自華東師范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跨越關山,抵達一位洛陽女孩手中,她就是鄧雅文,《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優(yōu)秀選手,第四季唯一的一位四期擂主,她即將成為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2023級新生。(澎湃新聞2023年7月29日)
“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不僅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哲學,更是一個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訣。只有深奧其中的道理,并心甘情愿默默地把希望的種子埋在腳下奮斗的沃土之中,并讓汗水去澆灌,希望的種子才會發(fā)芽生根和開花結果。
記得,在唐代散文大家韓愈的《進學解》中有這樣的名言:“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意思是說,學業(yè)由于勤奮而專精,由于玩樂而荒廢;德行由于獨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隨俗而敗壞。
因此,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先生在其著作《勸學篇》教導我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其意思是,求學問道的方法在書讀百遍。因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此為勤;如百川赴海,日進不已,此為學海無涯。那么,做學問就必須用耐心當舟。旨在鼓勵人們不怕困難多讀書,只有勤奮才能取得成功。如果缺少勤奮和耐心,那就會一事無成。
鄧雅文之所以能在中國詩詞大會上過五關斬六將,并獲得第四季唯一一位四期擂主,是因為她已經(jīng)將中國古今詩詞爛熟于心,并深入理解了每一首詩詞的深刻含義。而不是似懂非懂,而不是只會死記硬背。只有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她才能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心無雜念和胸有成竹,并在比賽的關鍵時刻保持沉著冷靜的良好心態(tài);只有把心態(tài)調(diào)整好,才能讓鄧雅文在競技場上旁若無人,不急不躁,沉著應對,不慌不忙,自信滿滿,發(fā)揮自如,志在必得。
由此可見,每個人的人生主動權都掌握在自己手里。關鍵在于,如何建立自信、自強和毫不自卑的良好心理素質;關鍵在于,如何戰(zhàn)勝自己身上存在的所有弱點;關鍵在于,如何與自己的驕傲自滿做斗爭;關鍵在于,如何多措并舉戰(zhàn)勝自己,而不是首先去戰(zhàn)勝別人。只有把自己弄明白,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把競爭對手的優(yōu)勢與劣勢弄清楚;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百戰(zhàn)不殆,勇于挑戰(zhàn)。
一個人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會遇到許多十字路口,每一次都需要做出屬于自己的正確選擇,而不是讓別人代替自己去做選擇。如果每一次選擇不去積極主動爭取對自己有利的機遇,機遇就必然會在悄無聲息中轉瞬而去。所以,人們常說機會不等人。但是,有些人只想在懶惰當中讓機會成為屬于自己的奴才,并時刻聽從于自己的召喚。所以,有的人不敢面對激烈的公平競爭,有的人不敢面對公開的激烈競爭,只想在陰暗的角落里用金錢擺平一切。因此,某些人的成功背后隱藏著無數(shù)見不得陽光的卑鄙與齷齪;因此,某些人的成功背后隱藏著無數(shù)艱辛與汗水;因此,某些人一輩子只能茍且偷生,不敢讓陽光照射;因此,某些人一輩子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做事,不僅不怕陽光照射,反而喜歡與陽光零距離接觸。
由此可見,鄧雅文從《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唯一一位四期擂主到高考的志在必得,都是她長期頑強拼搏的結果,天上是不會給她掉餡餅的。只有永不滿足,才能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興趣;只有邊學邊用,才知道“書到用時方恨少”,并以求知若渴的心態(tài)去為自己增加知識積累;只有把繼承傳統(tǒng)文化當成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文化自信才能在心里扎下深根;只有以虔誠之心虛心學習,學習才不會成為一個人的精神枷鎖;只有在博覽群書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進步階梯,才能讓自己在博覽群書中獲得更多用金錢買不來的精神財富。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nèi)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許衛(wèi)兵:向小吃店投毒?同行競爭別突破法律“
苗鳳軍:商品房現(xiàn)房出售,合肥的想法可以更大
防御臺風不力干部被通報,駐村流于形式化
丁家發(fā):“街頭遺棄嬰兒”不能領回了之
殷建光:讓工匠力量成為高質量發(fā)展磅礴力量
曹燦輝:更要順藤摸瓜查找假幣源頭
郭喜林:清北研學游”亂象必須嚴懲
廖衛(wèi)芳:“駕考作弊獲刑”是一記警鐘
周志宏:高校研學游亂象需依法規(gu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