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選啟:勞動者理應受到尊重
作者:劉選啟 稿源:時評界 編輯:時小川
近日,北京一快遞員,引發(fā)熱議。你我身邊,有環(huán)衛(wèi)工勸阻亂扔垃圾遭暴打,有服務員被暴戾顧客惡語相向,有乘務員被潑熱水……每次類似事件發(fā)生,都有網友呼吁尊重每一位勞動者。的確,這些勞動者有的拿著微薄的工資,但干著最臟最累的活兒。職業(yè)不分貴賤,每一位勞動者都應受到尊重。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在北京發(fā)生了一起快遞小哥被辱罵、掌摑的事,引起了人們的熱議和深深思考。類似對勞動者不尊重的現(xiàn)象在其它地方、其它行業(yè)、其它時間也時有發(fā)生,的確是有違社會道義,值得引起我們的反思和重視。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的“四個尊重”,不僅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方針,而且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應該得到提倡,不應該讓類似事件傷害了勞動者的體面和尊嚴。
“尊重每一位勞動者,就是尊重自己。”因為,我們自己也是勞動者,對勞動者不尊重,其實就是對自己不尊重。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社會運轉的助推器。盡管分工有不同,但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革命工作”,都是這臺機器上的不同“零部件”,哪一個都不能少,哪一個都不能出問題,否則就不能正常運轉。何況,我們的吃、穿、住、行,都離不開勞動者的勞動和創(chuàng)造,“沒有勞動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 也就沒有幸福小康生活而言。
尊重每一位勞動者,既是一個國家文明、團結的象征,同時也是一個社會、民眾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決不是一件可輕可重、可大可小的事。自古以來,我們就有尊重勞動者的傳統(tǒng)美德。記得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就教導我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的物質條件有很大改善,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豐富、殷實,但大多數(shù)農民、產業(yè)工人、打工者、無業(yè)人員等,仍然處于社會的底層,生活還比較困難,從事著繁重、艱苦的體力勞動,他們用辛勤的汗水創(chuàng)造財富,裝點著城市、鄉(xiāng)村的美好環(huán)境。無論從哪個方面講,我們都應該對他們多一些尊重、理解和同情,給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尊重勞動者,不能光喊在嘴上,而要付諸行動,落實到經常具體的實踐中。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去尊重勞動者,尊重勞動者的勞動,以及勞動價值。比如,為炎炎烈日下的環(huán)衛(wèi)工人遞上一杯涼水,對手忙腳亂的服務員多一些理解;做到“不亂丟果皮紙屑”,愛惜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勞動;不隨意折枝摧花,愛護好一草一木;不妨礙務工者的勞動,盡可能為他們提供一些方便,不打擾民工的生活,盡力為他們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條件……從而把尊重勞動者的意識體現(xiàn)到細節(jié)上,把尊重勞動者的行動貫穿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讓每一個勞動者既感到光榮、體面,又受到社會和民眾的尊重。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為啥48歲女學霸報考人大博士沒人要?
劉選啟:網約車重在因勢利導
曲征:用磚頭襲擊城管的背后
程振偉:王思聰和瓜帥的“天賦”都難以自證
“熊孩子” 公德教育必須從小抓起
李兆清:常懷感恩之心,每天都是母親節(jié)
練紅寧:病急亂投醫(yī),問題出在哪?
曲征:應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防騙能力
曲征:遏制“近親繁殖”需提高違規(guī)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