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林:閱讀周公給兒子的家書有感
作者:郭喜林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不怠慢親戚是做人的美德。這是我國古代西周杰出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周公在給兒子的家書中所特意強調的。聯(lián)系到市場經濟以來,我國城鄉(xiāng)存在的親戚相互之間很少往來現象,筆者不免會產生一些感慨。難道,市場經濟越繁榮,就該把幾千年傳承下來的不怠慢親戚傳統(tǒng)美德丟失嗎?
周公在給兒子的家書中寫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則不棄也,無求備于一人。君子力如牛,不與牛爭力;走如馬,不與馬爭走;智如士,不與士爭智。”也就是說,有德行的人不怠慢他的親戚,不讓大臣抱怨沒被任用。老臣故人沒有發(fā)生嚴重過失,就不要拋棄他,不要對某一人求全責備。也就是說,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會與牛競爭力的大小;即使飛跑如馬,也不會與馬競爭速度的快慢;即使聰慧如有知識的人,也不會與有知識的人競爭智力的高下。
做人要知道誰是近親和遠親,誰是近鄰和左鄰右舍,并以誠相待;做人要善忍善讓,不能處處與他人爭強好勝,更不能處處為難他人。人生在世,必須懂得善念修正道,善德需善舉;人生在世,只有親戚們保持相互往來,親情才不會變成陌生路人。親人之間的血脈關系不是用金錢可以買到的,只有不斷代代相傳血脈親情,生命的根須才不會在歷史的長河中無影無蹤,生命的根須才能愈加得到鞏固。
不管自己的勢力有多大,不管自己的財富有多少,都不是自己斷絕親戚往來的理由。人與人之間,不能“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如果親戚與親戚之間僅僅是彼此相互利用的關系,拒不承認血脈關系的存在,那就讓自己失去了人性與個人道德操守;如果親戚與親戚之間用著的時候相互攀親帶故,想方設法套近乎,用不著的時候恨不能向對方踹上一腳,那就是十足的冷血動物,那就是披著人皮的狼,那就會讓人不寒而栗。
中國古代的志士仁人,都懂得如何重視親情,社會文明發(fā)展到21世紀的我們卻對親情冷酷無情。有人說,這都是錢惹的禍。其實歸根結底還是人人向錢看惹的禍。如果不把金錢看得那么重,如果人與人之間少一些貪得無厭的欲望和某些不擇手段,人與人之間的親情也不會被市場經濟弄得支離破碎。關鍵還是人的思想道德滑了坡,人人都怕自己吃虧,人人都想在別人身上大撈一把。如果沒有這樣的野心和不健康心理,親戚之間也不會“自動斷絕關系”。尤其是在孫子輩之后,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將會更加淡薄。面對這樣的社會窘境,不能說這是好事,不能說這不是人情味逐漸消失的親情危機。
要改善人與人之間的親情關系,既要靠盡快縮小貧富差距,又要靠不斷加強人們的思想道德與傳統(tǒng)文化的普及教育。而且,更需要加大對外來消極文化與追求享樂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的整頓力度;而且,要在廣大城鄉(xiāng)加大走共同富裕發(fā)展道路的工作力度,并群策群力,齊心協(xié)力縮小城鄉(xiāng)貧富差距。只有這樣,才能讓正在逐漸消失的親情加快回暖速度。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不文明游客被罰終身進入熊貓館的標本意義
錢桂林:公職人員飲酒騷擾女服務員乃權力自醉
李丁喬:嵌入式服務讓城市社區(qū)更有溫度
廖衛(wèi)芳:醫(yī)檢“結果互認”應成醫(yī)院共識
張子道: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先進事跡的
黃躍成:各方合力聯(lián)動讓冬季農民工不再“憂薪
殷建光:副業(yè)為“富”與“福”奮斗,期盼鼓與
張艷曉:剎住宴會風,除了盯宴席,更要盯權力
曹燦輝:打好“組合拳”讓大學生強身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