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官敬:為民造福應以“千軸不如一書”為戒
[導讀] 表弟的遭遇,讓筆者聯(lián)想到《夢溪筆談》記載的故事,學子柳開年少氣盛,參加科舉時用獨輪車裝一千軸文章投給主考官,以期博得功名。而學子張景只在袖中藏了一篇文章,卻被主考官提...
作者:段官敬 稿源:時評界 編輯:時小川
最近,與表弟聊到工作,他告訴筆者去年換了五六份工作,年底回家前既沒有掙到什么錢、也沒學到什么技術。常言說,干一愛一行、精一行善一行。缺少沉穩(wěn)鉆研、持之以恒的韌勁,很難成為行家里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蜻蜓點水”式的換工作,早晚落個“竹籃打水一場空”下場。
表弟的遭遇,讓筆者聯(lián)想到《夢溪筆談》記載的故事,學子柳開年少氣盛,參加科舉時用獨輪車裝一千軸文章投給主考官,以期博得功名。而學子張景只在袖中藏了一篇文章,卻被主考官提拔為優(yōu)等。當世人戲稱此事為,“千軸不如一書”。其實,不管是寫文章、還是干工作,都需懂得“在精不在多”的道理,切莫心猿意馬、淺嘗輒止,浪費時間和力氣在無意義、低質量的數(shù)量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實打實解決一個問題、群眾煩惱就減少一份,擼袖子干成一件事情、百姓利益就增進一點。黨員干部為群眾謀利造福,得靠成績和“果實”說話。開花千萬朵,不如結果一顆。因而,干事創(chuàng)業(yè)、為民服務須銘記“千軸不如一書”的警訓,少些“花架子”和“空殼子”。何況,群眾之事無大小。把每件事辦好、辦到位、辦徹底,才能給群眾帶來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然現(xiàn)實工作中,存在少數(shù)黨員干部為民服務求“千軸”、不求“一書”的問題。比如有的抓發(fā)展盲目鋪攤子、上項目,違背“一村一品”“一縣一業(yè)”等客觀規(guī)律,搞“千篇一律”“遍地開花”;再有的抓落實沉迷造盆景、擺花瓶,愛“撒毛毛雨”、“雨過地皮濕”,不能“畢其功于一役”攻堅克難;還有的抓政績熱衷“高大上”、“自留地”,不管歷史問題、不計長遠發(fā)展,“我的地盤我做主”缺乏規(guī)劃、手忙腳亂、囫圇吞棗。
真抓實干重在“真”、貴在“實”。從上可知,抓發(fā)展、抓落實、抓政績耗費精力、人力和物力在“千軸”上,忽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一書”,無疑是舍本逐末、緣木求魚。一方面無可避免造成資源浪費,另一方面也嚴重損害百姓群眾切身利益。歸根結底是錯誤政績觀、扭曲價值觀驅使,在問題關鍵處不能接“燙手山芋”,在工作難度上不敢“鉆矛盾窩”,在麻煩棘手地不愿“啃硬骨頭”,繼而追逐表面功夫和形式主義,拿“花樣多”來鍍金鑲銀、用“假把式”充真抓實干。
《曾國藩家書》云,“用功譬若掘井,與其多掘數(shù)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干事創(chuàng)業(yè)、為民造福需久久為功的狠勁、執(zhí)著篤定的堅毅,切忌“一個鍋蓋蓋兩口鍋”,以致“哪壺不開提哪壺”,造成一敗涂地、一事無成,既影響黨員干部實干形象、又給地方發(fā)展徒增阻力。何況,“時間是最好的見證人”,一項工作、一個工程往往有其運行規(guī)律,不到特定時刻、難出預期收獲。因而,要多些專心、涵養(yǎng)用心、保持耐心,科學部署、周密考量、審慎施工,一旦決定出發(fā)就要秉持“一竿子插到底”,落到實處、干出實績、惠及群眾。
相關新聞:
·勿以作風粗暴淡化“打人副書記”惡行 (2012-09-13)
·包國強:機關干部作風建設思考 (2012-09-25)
·陳梁:“最牛約架”拳打干部作風建設要害 (2012-11-27)
·吳紋辛:禁“麻將之聲”,還得明責任壓擔子轉作風 (2012-12-02)
·林森:從上班打麻將看“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012-12-03)
·陽明:懲防并舉,為庸懶散慢者戴上“緊箍咒” (2012-12-03)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新產業(yè)大亨被民間智庫看好 (2015-04-06)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
段官敬:為民造福應以“千軸不如一書”為戒
曹仕玉:“開學季教室衛(wèi)生打掃”爭議不是小問
向秋:斥責群眾“卵彈琴”,底氣何在?
李海榮:整治信息搜集亂象APP不能再“任性”
“在貓咖啡店用餐被貓抓傷 店家被判賠”的警
劉超:當好“第一書記”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張放翰:“選育管用”鍛造新時代“三農”干部
郭喜林:平板電腦不是老師權力腐敗的遮羞布
郭金富:咪蒙時代結束的珍貴警示
魏美紅:以訛傳訛的媒體監(jiān)督不妨多些反思?
曹仕玉:“開學季教室衛(wèi)生打掃”爭議不是小問
向秋:斥責群眾“卵彈琴”,底氣何在?
李海榮:整治信息搜集亂象APP不能再“任性”
“在貓咖啡店用餐被貓抓傷 店家被判賠”的警
劉超:當好“第一書記”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張放翰:“選育管用”鍛造新時代“三農”干部
郭喜林:平板電腦不是老師權力腐敗的遮羞布
郭金富:咪蒙時代結束的珍貴警示
魏美紅:以訛傳訛的媒體監(jiān)督不妨多些反思?
圖評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