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百家爭鳴 > 列表

韋其江:嚴查販賣鏈條,嚴懲幕后黑手

2023-11-13 21:32:54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11月6日,網民舉報湖北襄陽健橋醫(yī)院(襄城區(qū)陳侯巷169號,民營,法定代表人葉某芝,女,55歲)販賣出生醫(yī)學證明等問題后,襄陽市成立工作專班,開展問題調查、案件偵辦和追責問責等工...

  作者:韋其江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11月6日,網民舉報湖北襄陽健橋醫(yī)院(襄城區(qū)陳侯巷169號,民營,法定代表人葉某芝,女,55歲)販賣出生醫(yī)學證明等問題后,襄陽市成立工作專班,開展問題調查、案件偵辦和追責問責等工作。截至目前,葉某芝等6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檢察機關批準逮捕,公安機關另對4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相關調查偵辦工作正在加緊進行。紀檢監(jiān)察機關對相關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失職失責行為、違紀違法問題迅速開展調查,已對13名相關責任人立案審查。眾所周知,販賣出生證不單單是違法犯罪行為,更是當了拐賣兒童和非法領養(yǎng)的幫兇。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的通知》明確規(guī)定:加強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管理,嚴禁為被拐賣兒童出具虛假出生證明,明確醫(yī)護人員發(fā)現疑似拐賣情況及時報告的義務。報道中的醫(yī)護人員明知虛假的《出生醫(yī)學證明》可能被購買者用于非法途徑,仍然為其提供,甚至主動在網上宣傳叫賣。這不僅僅是突破法律底線,亦是舍棄了道德良知。一紙監(jiān)守自盜、憑空開出的《出生醫(yī)學證明》,為拐賣兒童和非法領養(yǎng)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一定程度上也斷絕了被拐賣兒童重回家庭的可能性。試問犯罪者是否在販賣出生證時想到自己的孩子,是否會想到被拐孩童的回家渴望,他們?yōu)榱艘粫r之快,賺一點塊錢,其實早已迷失了雙眼“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

  提到出生證的販賣,我們不得不把目光放到其背后更大的犯罪背景—拐賣兒童。目前,由于打拐強調的是一種事后反應機制,在案件發(fā)生后偵查人員接到報案組織警力進行偵查。而這種反應機制存在許多弊端,事后反應機制中公安機關不能及時主動發(fā)現,不能在源頭壓制犯罪,導致了偵查資源的浪費,也使得很多家庭長期生活在悲痛中。打拐重點在打擊而非預防,它并沒有包含其他的配套措施,也不能解決存在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公安機關單純打擊了犯罪,但社會問題存在必然會導致犯罪的滋生蔓延,打拐只能治標不能治本,而最根本的預防犯罪還要靠政府和各個部門的共同努力。“石以砥焉,化鈍為利”所以從出生證明的監(jiān)管開始,就是一個重點解決問題。倒賣醫(yī)學出生證明為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提供可能性,此類犯罪滋生蔓延的原因中存在許多的社會問題,“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比如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貧富差距懸殊、就業(yè)壓力大、生活成本高、立法存在缺陷等,在農村還存有“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觀念以及土地權益分配的差別對待,雖然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拐賣婦女兒童罪的打擊力度,但種種因素導致這類犯罪數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逐年上升。

  “名利好似無底洞,勸君莫做洞中人”。所以在針對農村和部分地區(qū)男尊女卑等根深蒂固的不良思想,偵查人員應聯合社區(qū)街道辦、村委會、居委會等深入社區(qū)加強宣傳引導,針對思想比較偏激的典型代表開展重點教育工作,用社會真實事例來說服民眾,在村干部成員中增加女性的比例,平衡男女的權力地位,開展專門的女性茶話會,讓女性同胞從自身思想改變,讓平等不再停留在口號上。同時,偵查人員還要深入教育機構進行防拐知識宣傳。一方面在平時加強對孩子們的防拐知識宣傳,組織師生進行反拐演練,提高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另一方面及時與學校的被解救兒童進行溝通,打消他們的心理顧慮,讓孩子們融入校園生活。

  “罪大惡極者,必有報應。天道無親,惟德是親”醫(yī)院本應是救死扶傷之地,醫(yī)護人員本應是白衣天使,若因利欲熏心而知法犯法,監(jiān)守自盜,不僅僅是個別醫(yī)護人員的違法犯罪問題,同時也嚴重損害了這個群體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這必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更多

熱門關鍵詞:販賣 鏈條 韋其江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