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民生 > 列表

侯文學:為“和垃圾打交道”的海歸女碩士點贊

2017-09-25 06:35:36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把環(huán)保事業(yè)暨垃圾分類作為自己的職業(yè)選擇,就是一個了不起的舉動。陳立雯碩士畢業(yè),出國留過學,本可以留校當老師,工作既體面,受人尊重,收入也不低,但...

  作者:侯文學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別人對垃圾嫌而避之,她卻將其視為珍寶;別人將垃圾分類停留在概念上,她卻用10年時間將概念一步步變?yōu)楝F實……她,就是從小在鄉(xiāng)村長大的海歸女碩士陳立雯。(9月24日北青網-北京青年報)

  陳立雯致力于環(huán)保事業(yè)暨垃圾分類的行為,值得點贊。

  把環(huán)保事業(yè)暨垃圾分類作為自己的職業(yè)選擇,就是一個了不起的舉動。陳立雯碩士畢業(yè),出國留過學,本可以留校當老師,工作既體面,受人尊重,收入也不低,但她卻立志從事環(huán)境保護事業(yè),且選擇了“垃圾分類”。這是因為,在她看來,今天的農村正在走向現代化,但相伴而生的另一面卻是遍地垃圾,甚至正在變成“城市垃圾場”。她深知垃圾混合處理對環(huán)境和健康的危害,堅信只有垃圾分類才能解決垃圾焚燒和填埋產生的污染問題。因此她下定決心,一定要將垃圾分類落實到實處。一次偶然的機會,聽說河北淶水縣的南峪村正在發(fā)展山村旅游和民宿項目,但一直被垃圾問題困擾。她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來到了南峪村。沒想到,她的垃圾分類計劃一提出,立刻得到了村委會的認可和支持。

  “與垃圾打交道”的陳立雯值得點贊,還在于她推廣垃圾分類有一股十年如一日的韌勁。她從2006年就開始關注垃圾分類,2009年開始倡導垃圾分類政策,前后已長達十余年時間。而在我國,垃圾分類是一項新生事物。別說農村人,就是城里人,接受也會有一個過程。今年7月初做完調研,陳立雯8月便住進了村里推廣垃圾分類,雖然開始給每家發(fā)放貼著“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垃圾桶,對村民進行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工作,全村224戶一戶都沒落下,但她很快就發(fā)現,村民一開始答應得好好的,但回頭還是將垃圾整兜扔進垃圾池。于是,陳立雯申請她所在的“北京零廢棄”環(huán)保組織出資購買了垃圾分類運輸車,每天挨家挨戶親手指導村民對垃圾分類投放。在經過一個半月時間,垃圾分類在南峪村已經成為一種儀式,每天傍晚只要陳立雯一吆喝,從村西頭到村東頭的人家都走了出來,互相商量著哪種垃圾應該放在哪個桶里。從十月份開始,陳立雯將按計計劃再赴6個村莊開展農村垃圾分類政策倡導工作。

  建設美麗鄉(xiāng)村,必須加大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治理力度。實行垃圾分類,則是處理好農村垃圾問題具有方向性的有效途徑。這需要加大環(huán)境保護和垃圾分類處理的宣傳教育力度,也需要通過立法使垃圾分類制度化,更需要一大批像陳立雯一樣熱心“和垃圾打交道”的環(huán)保職業(yè)人和志愿者。

更多

熱門關鍵詞:碩士點 垃圾 點贊 侯文學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