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名家專欄 > 周志宏 > 列表

周志宏:別讓農產品直播電商宣傳“信口開河”

2023-12-19 12:50:29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然而,值得有關方面引起重視的是,農村直播電商在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制約發(fā)展的問題。主播虛假夸大宣傳、銷售質量不合格產品、售后服務跟不上等行業(yè)亂象逐步顯現,這在...

  作者:周志宏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12月18日,消費者網)聯合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發(fā)布農產品直播電商消費輿情分析報告(2023)。報告顯示,農產品直播電商消費輿情中,“虛假宣傳”問題最嚴重,占比超過半數,其中,部分直播間在售賣農產品時故意夸大或捏造產品的特性或功效,通過虛假宣傳達到吸引關注的目的。(北京日報客戶端12月18日)

  近年來,隨著數字經濟的繁榮發(fā)展,我國催生了眾多新業(yè)態(tài),由傳統(tǒng)電商平臺購物轉向直播間購物已經成為網絡消費新趨勢。在國家政策的傾斜和“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背景下,部分農村地區(qū)積極嘗試并全面采用以電商直播帶貨為代表的新業(yè)態(tài)銷售方式。這些創(chuàng)新的銷售方式已成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實現農民創(chuàng)收增收、激發(fā)農村消費新動能的重要途徑。

  然而,值得有關方面引起重視的是,農村直播電商在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制約發(fā)展的問題。主播虛假夸大宣傳、銷售質量不合格產品、售后服務跟不上等行業(yè)亂象逐步顯現,這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挫傷了農戶的積極性,也影響了農產品直播電商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農產品電商直播虛假宣傳問題主要表現在:主播虛假助農,通過編造農民悲慘故事,或是塑造農村、偏遠地區(qū)淳樸形象進行炒作,賺取流量,再將低價收購的農產品高價銷售,以獲得利益;在售賣農產品時,故意夸大或捏造產品的功效進行虛假宣傳,以達到吸睛的目的;

  消費者收到的商品貨不對板,直播間虛構商品產地、商品特點等信息,宣稱“野生”“大涼山特產”等,實際為養(yǎng)殖、人工產品,或是發(fā)貨地與宣傳不符等。

  除此之外,在質量、價格、違反常識及售后服務等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諸如;以次充好、缺斤短兩、低價誤導、及售后服務差、退換貨難,甚至有主播或商家客服“出口成臟”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消費體驗,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制約甚至阻礙了農村電商更好更快地發(fā)展。

  對農產品直播電商形形色色的虛假宣傳,有關各方須合力整治,別讓其“信口開河”。各地政府部門及商家需注意平臺差異和自身特色品類,做好“平臺-地區(qū)-品類”相匹配的選品策略,更好助力農產品銷售推廣;各地政府及商戶應綜合考慮平臺、地區(qū)、品類特色,在選品策略上充分利用數字化工具方法,精準把握消費需求,實現供給側商品和需求側消費者的最佳匹配,既幫農戶把農產品推銷出去,又讓消費者選擇到自己想要購買的農產品,真正推動農村電商更好更快發(fā)展。

  在農產品直播電商消費過程中,消費者要充分了解農產品的特點,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既不盲目相信商家的營銷宣傳,也不要抱有超出農產品自身特點的過高要求。同時,要提升維權意識,如果遇到權益受損問題,除了與商家協商解決之外,還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投訴,必要的時候還可以通過申請仲裁或到法院起訴等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更多

熱門關鍵詞:直播 農產品 周志宏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