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君:局長被罰掃廁所,這事干的漂亮
[導讀] 在筆者看來,一般情況下都是領導罰群眾,很少有領導罰領導的。這是一種新常態(tài)下的新氣象,也是反形式主義、反官僚主義的有力實踐,更是一種有責必究的擔當之舉。筆者為這樣發(fā)現問...
作者:陳志君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4月3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興市文旅局、市開投公司兩個單位的干部職工被罰掃竹山景區(qū)的公共廁所。
據報道,4月29日,東興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李文超在全市重點區(qū)域公共廁所開展檢查工作,檢查發(fā)現竹山景區(qū)公廁存在“有異味”等嚴重的衛(wèi)生不合格問題,嚴重影響了市民的日常生活。
當天,東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東興市創(chuàng)城辦聯合發(fā)文,定于4月30日下午,東興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開投公司全體干部職工到竹山景區(qū)罰掃廁所,由市領導親自帶隊,就廁所存在的環(huán)境差、有異味等衛(wèi)生不合格問題開展集中清潔整改工作。(5月6日新京報)
在筆者看來,一般情況下都是領導罰群眾,很少有領導罰領導的。這是一種新常態(tài)下的新氣象,也是反形式主義、反官僚主義的有力實踐,更是一種有責必究的擔當之舉。筆者為這樣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點贊。
有網友說,罰干部們去掃廁所是不是有點過了,叫環(huán)衛(wèi)工人打掃干凈就行了嘛,不必興師動眾。筆者認為,罰局長和坐辦公所的干部們去打掃衛(wèi)生,一是讓這些干部們去體驗一下不文明的“異味”,二是讓他們真實感受一下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辛苦,三是提高對廁所是重要民生問題的認知高度。
總之一句話,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按照習總書記指示的“民生問題無小事”的要求,把職責范圍內的大小事抓緊抓實抓好,只有這樣才是新時代的好干部,才是群眾歡迎的真正好公仆。
相關新聞:
·葉建明:解決“廁所問題”在于打破銀行的壟斷地位 (2012-11-27)
·苗鳳軍:"有意見去廁所提"是交通局長在說話嗎? (2013-06-07)
·胡書蘭:“有意見去廁所提”,是對民意的褻瀆 (2013-06-07)
·“有意見去廁所提” 交通局領導在茅房辦公? (2013-06-08)
·葉傳龍:“有意見去廁所提”已非微恙 (2013-06-08)
·胡建兵:豈容官員“廁所套現死豬生錢” (2015-01-13)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新產業(yè)大亨被民間智庫看好 (2015-04-06)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
陳志君:局長被罰掃廁所,這事干的漂亮
孟圓:惡俗婚鬧,當以法律的牢籠來束縛
郭靜:由“女副局長發(fā)飆”想到輿論效應
周志宏:過度輸液不是救人而是害人
江德斌:購房“服務費”涉嫌亂收費和偷逃稅
艾才國:五名學生溺亡 ,誰該反思?
錢桂林:“新鄉(xiāng)賢”的培育當以德為先
李雪征:五一旅游,防“大數據殺熟”攻略
呂雅潔:“拔苗式”育兒傷了誰
王志明:力戒形式主義 為基層干部“減負”
孟圓:惡俗婚鬧,當以法律的牢籠來束縛
郭靜:由“女副局長發(fā)飆”想到輿論效應
周志宏:過度輸液不是救人而是害人
江德斌:購房“服務費”涉嫌亂收費和偷逃稅
艾才國:五名學生溺亡 ,誰該反思?
錢桂林:“新鄉(xiāng)賢”的培育當以德為先
李雪征:五一旅游,防“大數據殺熟”攻略
呂雅潔:“拔苗式”育兒傷了誰
王志明:力戒形式主義 為基層干部“減負”
圖評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