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時政財經 > 列表

李佳芮:銘記“九一八” 吾輩當自強

2023-09-17 10:17:15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擎凌云志,勇攀尖峰,啟新程。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檢驗著共產黨人對初心的堅守、對使命的堅持。百年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英勇奮斗、不怕犧牲,前赴后繼、矢志不渝,踐行初心使...

  作者:李佳芮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92年前的“九一八”,一夜之間,山河變色,國難降臨。從這一天起,瘋狂的侵華日軍迅速強占了東北,步步緊逼妄圖滅亡整個中國,中華民族由此陷入亡國滅種的空前危機。中華門城墻,日軍的彈孔依然清晰可見,萬人坑前,遇難者的英靈還在吶喊。“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是我們以國之名悼亡撫生的意義,更是在和平時代所有中華兒女肩上的責任,身為新時代青年干部,我們當立起“靈魂之柱”、挺起“擔當之脊”、保持“團結之心”,把奮進作為給予“九一八”最好的紀念。

  擎凌云志,勇攀尖峰,啟新程。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檢驗著共產黨人對初心的堅守、對使命的堅持。百年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英勇奮斗、不怕犧牲,前赴后繼、矢志不渝,踐行初心使命,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和富起來。那些革命先烈知道自己看不到民族復興的那一天,但仍義無反顧捐身軀、舍生死,沒有他們的櫛風沐雨、浴血奮斗,沒有他們的智慧與勇氣、犧牲與擔當,就沒有如今的國泰民安,山河無恙,他們用無數個“我”之微光匯聚成了閃亮璀璨的偉大斗爭精神光譜。作為黨和人民事業(yè)的接班人,廣大青年干部要主動接過歷史的“交接棒”,從抗戰(zhàn)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保持“披荊斬棘、高歌猛進”的昂揚斗志,扛起時代使命、擦亮實干底色,向最難處攻堅、向最關鍵處挺進,以“行之不輟、耕耘不止”的敬業(yè)態(tài)度對待工作,用拼搏唱響“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時代強音,續(xù)寫“覺醒年代”新篇章。

  立生民命,無畏風雨,奔笑顏。“國勢危急,岌岌不可終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國之思”,當戰(zhàn)火的硝煙散盡后,革命志士“甘于奉獻,敢為人先”的精神卻淵源流傳。那些不屈不撓的身影,那些為國犧牲的烈士,楊靖宇、趙一曼、馮玉祥和千千萬萬身雖平凡、亦足奮勇的普通人,我們不知道他們?yōu)檎l而生,卻知道他們?yōu)檎l而死,這些血染的名字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團結統(tǒng)一、自強不息的基因,賦予了中華民族與災難抗爭、同命運搏擊的勇毅和力量。青年干部生逢盛世,定當不負盛世,理應成為群眾工作的先鋒模范,要秉持“甘作舟楫,愿為霖雨”的實干精神,心系群眾,甘當“鋪路石”,把人民群眾的“關鍵小事”當作自己的“心頭大事”,把前進道路上的“崎嶇坎坷”變“通途”的本領,不斷把惠民的“想法”變成“辦法”,努力成為群眾工作“活字典”,用實際行動托起群眾穩(wěn)穩(wěn)的幸福。

  懷憂患意,道阻且艱,勿停滯。“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我們黨誕生于民族內憂外患之際,成長于磨難挫折之時,壯大于戰(zhàn)勝風險挑戰(zhàn)之中,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于關鍵時期,面臨著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zhàn)。此時,回望“九一八”的意義尤為重要,那就是:居安思危、朝乾夕惕,盛世更要警鐘長鳴,要銘記“落后就要挨打,發(fā)展才能自強”的道理,必須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奮勇搏擊、迎難而上,用偉大抗戰(zhàn)精神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絕不能因一點成績自滿不前。青年干部要慎終如始、常懷憂患,把居安思危的審慎思維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有機結合,始終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謹防“糖衣炮彈”“思想迷霧”“精神陷阱”,摒棄守成心態(tài),勇敢從舒適區(qū)走向荊棘路甚至無人區(qū),在關鍵問題和原則問題上,敢于擔當、敢于斗爭、堅持斗爭,在新征程上續(xù)寫新的璀璨篇章。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血與火的歷史啟示我們,落后就要挨打,自強不息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書生瑯,琴聲暢,莫負大好時光,青年干部當銘記歷史,以史為鑒,自覺把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當成自己的終身追求,在推進民族復興主戰(zhàn)場、第一線、關鍵處當帶頭者、踐行者、推動者,以吾輩之青春護衛(wèi)盛世之中華。

更多

熱門關鍵詞:9.18 抗日 李佳芮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