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文體娛樂 > 列表

游德福:拒絕誘惑坦蕩蕩

2023-09-17 10:07:51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誘惑猶如病毒,我們只有堅定地拒絕誘惑,朝著正確的目標前進,不受外界的干擾和影響,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要像那位銀行職員,天天與金錢打交道而自己“目中無錢”,才有可能是最...

  作者:游德福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我們生活在物欲橫流的塵世里,確實充滿著種種誘惑,金錢、權力、美色等等一顆顆糖衣炮彈不斷地襲擊著人們,觸動著一根根欲望的神經。

  誘惑猶如病毒,我們只有堅定地拒絕誘惑,朝著正確的目標前進,不受外界的干擾和影響,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要像那位銀行職員,天天與金錢打交道而自己“目中無錢”,才有可能是最后的贏家。否則,在五彩繽紛的誘惑中,在光怪陸離的陷阱前,稍不慎重,就有可能利令智昏,一失足成千古恨。

  一則職場故事說,有一位新員工到銀行上班,擔任出納。有一天,銀行老板問他:“你手中數的是錢嗎?”他很老實地回答:“這當然是錢。”過了一段時間,老板又問他:“你手中數的還是錢嗎?”他如實說:“這是錢”。又過了很長日子,老板又問他:“你手中數的是錢嗎?”這時,他已在銀行工作近一年了,天天和錢打交道,他說:“不,這不是錢,這是我的工作。”老板笑了,對他說:“你已‘目中無錢’了,我可以放心地休假去了。”

  誠然,在當今這個社會上,要拒絕誘惑是很難的。古往今來,不知多少人在誘惑下一失足成千古恨。看看那些貪官們,當初,因貪一己私利就昏昏然,待夢醒時刻已是厄運降臨。從此角度看,拒絕誘惑就是拒絕犯罪,拒絕毀滅!拒絕誘惑,需要有一種超人的意志,面對誘惑,分明是心中所喜所愛之物,怎能忍心舍棄?面對社會上眾多誘惑,要想戰(zhàn)勝它,必然要經受一番磨煉,無論社會千變萬化,我們都得時刻清醒地把握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拒絕誘惑,拒絕自毀。

  鄧肯曾說:有德行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過受到的誘惑不足而已;這不是因為他們生活單調刻板,而是因為他們專心一意奔向一個目標而無暇旁顧。人只有學會拒絕誘惑,才會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

  有的人越活越年輕,是因為看淡風云,拿得起放得下。有的人活得越來越憔悴,是因為斤斤計較,睚眥必報。唐朝監(jiān)察御史李畬的母親在奉接國家發(fā)給兒子的祿米時,發(fā)現多了三石,且還不用支付車腳錢。問來吏,吏答:御史向例如此。李母很生氣,把多出的祿米和車腳錢都退還了回去并以此責備兒子,叮囑兒子從一點一滴中咀嚼誘惑。時代造人,我們不一定推崇這樣的媽媽,但沒法不尊敬她。

  朱自清在抗美援朝寧愿餓死也不愿領美國的救濟糧,這就是民族氣節(jié)的完美展現,他的死重于泰山,深如海洋;居里夫人寧愿在簡陋的房屋里研究鐳也不愿在華屋高宇里出賣國家的珍貴財富,這就是人性的光芒與不朽。拒絕誘惑,在“美麗”與你失之交臂時收獲豐盈的思想;拒絕誘惑,在“糖衣”與你擦身而過時積累人生的閱歷,這才是拒絕誘惑的真諦,這才是人性的璀璨光芒!

  現代社會到處充斥著誘惑,學會拒絕誘惑,才能活得坦坦蕩蕩。

更多

熱門關鍵詞:誘惑 坦蕩 游德福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